中國版畫藝術發展的思考
中國版畫藝術發展的思考
中國版畫藝術發展的思考
版畫藝術源于中國隋唐時期,后傳播于國外,得到了拓寬和發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語言的國際性的獨立畫種。中國的新興版畫藝術,自30年代魯迅先生積極倡導把外國的創作版畫介紹到中國,歷經了半個多世紀,曾出現過幾次高潮時期,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版畫家和在國內外有影響、有重要價值的版畫作品,發展健全了各個版種,中國版畫藝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當清醒地看到,中國仍有很多人不了解版畫、不懂版畫,更很少有人主動去欣賞、收藏版畫,版畫市場很難啟運,我們只是在版畫專業圈里搞活動,沒有向社會大力宣傳,沒有認真去提高全民的版畫欣賞能力,沒有注意去培養自己的觀眾,自然也就沒有自己的市場。藝術固然是藝術家表現自我的樂園,但沒有觀眾的藝術必然會走向枯萎。要使更多的人懂版畫,愛版畫并能收藏版畫,使版畫真正成為民眾的藝術,必須從每一件具體的事情做起。
一、讓版畫成為大眾的藝術,就必須讓它同大眾多接觸。報刊、雜志、書籍插圖都有發表版畫、運用版畫的機會,應充分利用這些陣地,并且通過展覽、展銷、電視等各種媒體,使民眾對這一藝術了解、熟悉,才會熱愛。
二、教育是根本,要有長遠目光。在國外,版畫是藝術類的必修課,但是我國有的美術專業院校、師范學校竟不開設版畫專業,所以教育要從美術界內部做起,而且應該重視中小學的版畫教育,廣泛普及版畫知識,要從兒童和青少年抓起。近些年我國各地已有些版畫家在為兒童版畫教育事業默默地做貢獻,這是非常可貴的。全國性的普及還要靠更多的人去努力。
三、版畫藝術市場的培養是促進版畫事業發展的關鍵。版畫家要尊重觀眾的需求,要研究當代人的心理狀態、生存狀態、生活狀態和接受視覺藝術的方式,尋找共鳴點。版畫的興旺在于市場的對接,要有專門人才研究藝術市場,研究大眾的需求心理。讓大眾直接認識作品、熟悉作品、評價作品和接受作品,這是版畫走向大眾的關鍵。
四、版畫家自己的觀念、意識、思維方式以及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都要與社會和時代同步。近年來,一些版畫展覽會觀眾反應平平,有的作品雖然制作精良,但內容讓人看不懂;有的作品藝術語言陳舊,還是半世紀前那一套;有的作品盲目西化,畫面不美,這是值得反思的。我們要努力創作出有時代特征的、有中國特色的、有現代感的、人民喜聞樂見的版畫藝術品。好的作品終究是會得到人民的認可和歡迎的。
走出目前暫時的低谷,迎接新世紀中國版畫藝術的高潮,需要認真總結中國版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無論組織和個人都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在版畫界繼續加強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和文藝批評,堅定信心、積極探索、努力創作;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開發市場,爭取更多的人熟悉、理解、重視和支持,使中國版畫再次成為真正為大眾的藝術,使它的發展在新形勢下進入良性循環。在創作版畫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時,魯迅先生克服重重困難,在30年代點燃了新興版畫之火,使其成為燎原之勢。我們應該發揚魯迅精神,為中國版畫有一個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為中國的版畫事業興旺發達而繼續努力奮斗!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