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中國古籍應定文物等級
專家: 中國古籍應定文物等級
專家: 中國古籍應定文物等級
中國古籍保護方面的專家近日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提出,要給中國古籍定文物等級。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說,保護古籍不僅是為保護其物質形態,也是為了內容能為我所用。至于如何對古籍定級,陳力提出,年代是條件之一且是重要的參考條件;其次就是參考古籍的社會、歷史價值,比如說康有為的《大同書》改變了一個社會,它就具有重要性;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對古籍破損情況進行定級,破損的原因進行分析,這才能為我們下一步具體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主任沈乃文說,古書一直沒有文物級別。因此我們應該搞一個普查,給古書定出文物級別。保存條件就會與文物級別相掛鉤,溫度、濕度就會有相應的要求。中國古籍流傳到日本的,都已經定了文物級別,叫重要文化財,其中相當一部分定成了日本的國寶。將古籍視為文物是很有意義的,至少會增強大家的警覺性,認為是個文物。可能會有一些硬的指標。
關于最近中國國內掀起的文物回流熱在古籍方面的情況,沈乃文說,古籍在海外主要是當時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從敦煌掠奪走的,當然各門類都有流失在外的。海外古籍回流是近幾年的事。相當一部分圖書館有了一些資金,買了一些大頭。美國翁萬歌手上那批書被上海圖書館3000多萬人民幣買了,香港陳新華的藏書被國家圖書館買了,這些都是回流的情況。
沈乃文還說,現在有一個新的渠道,是拍賣。過去我們還接受不了,覺得是助長了這種市場意識。以前一般是捐贈,盡管也給錢。但現在思想也轉變了,因為拍賣有個好處是有很多好東西出來了。(信息來源:香港大公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