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新--陳洪綬任伯年程十發的藝術作品展在滬開幕
傳承與創新--陳洪綬任伯年程十發的藝術作品展在滬開幕
傳承與創新--陳洪綬任伯年程十發的藝術作品展在滬開幕
時間:2006-06-12 14:20:00 來源:
市場
>傳承與創新--陳洪綬任伯年程十發的藝術作品展在滬開幕
中國藝術品網2006年6月12日報道:傳承與創新--陳洪綬任伯年程十發的藝術作品展今在上海中國畫院開幕。此展指導單位是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主辦單位是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美術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中國人物畫傳統源遠流長,歷朝歷代涌現出的杰出畫家和優秀作品,稱為中國繪畫藝術星空中璀璨奪目的星辰,這些光芒跨越了時空,一直照耀到今天的畫壇;而陳老蓮、任伯年、程十發便是這藝術星空中耀眼的星辰。
真正的上海繪畫傳統,其形成是以海派為標志的;海派繪畫中,任伯年的人物獨樹一幟,無疑是個中翹楚。海派繪畫之所以誕生在上海,既有她的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其中,不可否認的是,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的積淀,以及開埠以來形成的市場環境,都為海派藝術的繁榮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同時,這些特點也不同程度地體現在了藝術家的作品里面。所以,任伯年的人物畫盡管學了不少陳老蓮的東西,但是他把這些東西同當時當地的人們的審美需求巧妙地結合了起來,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
陳老蓮的繪畫奇詭不羈,對于筆墨線條的提煉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加上他獨特的人物造型,樹立了唐宋以來別具面目的藝術樣式。任伯年出神入化的繪畫技巧,極大地豐富了傳統中國畫的表現手段,尤其是他的肖像畫,將傳統中國畫的以形寫神理論表現得通俗易懂。
程十發先生深受以陳老蓮、任伯年為代表的這一路人物畫傳統的影響,又借鑒了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繼往開來,推陳出新,他的繪畫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豐富的筆墨技巧;而他從少數民族形象入手,找到時代精神與藝術創新的契合點,則充分體現了他的藝術大智慧。
中國繪畫傳統積淀豐厚、博大精深,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中國繪畫傳統,我們依然可以發現其中無窮的魅力;而且,這種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我們視為歷久彌新的藝術精神,她既涵蓋了過去,也啟發了現在,更指向未來。
展覽時間2006年6月11日至6月28日,展覽地址在上海中國畫院(岳陽路197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