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郵評選 節儉為上
佳郵評選 節儉為上
佳郵評選 節儉為上
6月底,第26屆全國最佳郵票頒獎大會將在山西太原舉行。大會將為呼聲最高的《奧運會徽與吉祥物》、《洛神賦》和“十大將”等郵票設計者頒獎。按照慣例,還會舉行隆重的文藝晚會,請電影明星捧場,太原郵政又該大大破費一番了。
近年最佳郵票評選,據說出現了頒獎大會找不到“下家”的事。既然全國佳郵評選商業味道越來越濃,原有的人人愛美之心變成了一張中獎票的跟風活動;既然中獎票已經泛濫,只要幾元就能在郵市買到;既然幾毛錢的假中獎票足以亂真而難以制止,這樣的評選又有什么意思?地方上又何必花那么大氣力,花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去召開帶不來什么效益的頒獎大會呢?我們且來回顧一下早年的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
自1980年舉辦了一次評選30年內發行的最佳郵票活動后,從1981年開始,便改為評選上一年的最佳郵票。
1982年,28萬人參加投票,中選的除J76“女排”和T69《紅樓夢》外,增加了一個普22《祖國風光》和榮譽獎T58“生肖雞”票,頒獎大會仍設在北京政協禮堂,出席者仍為100多人。
1982年,有效選票為32萬張,4月9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召開頒獎大會,8000多人參加,有文藝演出,開大排場之先河。
1984年,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召開1983年最佳票頒獎大會,6000多人參加,由廣東省歌舞團演出,開地方召開全國佳郵評選之先河。
1985年,中國集郵總公司召開頒獎大會,100多人參加,是一次節儉的頒獎會。
1987年,集郵第一個高潮到來,參加評選的人數達到30多萬人,有效票為297123張,辦獎大會在江蘇五臺山劇場召開,4萬多人參加。來自北京、上海和廣州的演藝明星參與演出,郵品銷售和簽名活動也異?;鸨?,最后還不得不派警察維持秩序。
以后的若干年,頒獎活動大都有了“下家”,花費也越來越高,動輒上百萬元的巨資是常事。直到2001年,頒獎大會又回到北京。
近幾年,隨著早期中獎票的日益升值,江浙郵人開始采取控制選票、電話通氣、以多取勝的策略,以極高的中選率令人刮目相看,使欲想得到中選票者不得不跟風投票。此后,上海經驗演變成附送“下家”一個得獎名額,即在哪個省召開頒獎會,哪個省必有一套相關郵票中選,這實際上是一種花錢買獎的地域觀念或“地方主義”作怪,假選票也趁機出籠,牟取暴利。
最佳郵票的評選日益式微,以利益集團的謀財為轉移,并不以廣大集郵者的意志為轉移。再加上近年郵市不景氣,郵品滯銷,入不敷出,地方接待排場日益盛大的頒獎會,哪有財力支付巨額的大腕出場費、住宿費、吃喝費和禮品費等等。而且,就算評了一個本地有關的選題票,又有多大經濟效益呢?于是出現難找“下家”開大會便不足為奇了。
難道最佳郵票頒獎,非要搞大排場、大花費不可嗎?從1980、1981、1985年三年實際情況看,都只有100多人參加,時間短,效率高,事后的宣傳效果并不差。我們何不返樸歸真,重新縮小規模,開小會、開短會、開節儉的會議呢?
集郵品的促銷,并不一定非要借助于頒獎會,郵展固然是最好機會,但只要集郵的空氣濃,所發行的郵票能夠逐年升值,所開發的郵品與市場對路,例如個性化郵票,生肖小版張等,不用促銷就會暢銷。盡是豪華包裝的高價冊子、多而濫的中選張,打折票,怎能激起購買者的胃口?最佳評選,返樸歸真,才能夠真正評出大家喜愛的郵票來。(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吳榮先)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