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專家發言摘要——樓慶西
“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專家發言摘要——樓慶西
“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專家發言摘要——樓慶西
《建筑創作》2006年第5期 2006-06-08 09:11:00
樓慶西(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作為梁先生的學生,我們經常回憶起梁先生對我們的教導。他教給我們知識,但最難忘的是他那種精神!我們印象最深的,對我們最起作用的,概括起來有三點:
第一,梁先生有著赤誠的愛國心。梁先生出身名門,從他求學到工作,一直生活在很優裕的條件下。但是,由于長期下鄉調查,經歷了抗日戰爭使他感受到我們民族遭遇的災難,目睹了我們人民的苦難。他從來沒有鄙視我們的國家,從來沒有想離開她??箲鸪跗谔与y到昆明,林徽因先生病成那樣,他自己也有病,有多所美國的研究機構來邀請他前去,同時承諾為林先生治病。但梁先生拒絕了。他說,“我的祖國正處在災難中,我不能離開她!假使我必須死在刺刀或炸彈下,我要死在祖國的土地上”。
這個選擇當然付出了代價。
后來梁先生曾跟他家人講:“我當然知道這個決定付出的代價。我不能不感謝徽因。她以偉大的自我犧牲來支持我。不,我認為她不只是在支持我,這也是她的選擇。如果說我從李白、杜甫、岳飛、文天祥這些偉大的民族英雄那里繼承了愛國主義思想的話,那么林徽因除此以外,又更多地從拜倫、盧梭這些偉大的詩人、哲學家那里學習了反侵略、反壓迫的精神。后來有朋友責備我,說我的選擇使徽因過早地去世了,我無言以答。但是,我們都沒有后悔!”
“文化大革命”期間,梁先生受到殘酷的迫害,但是我們看到他當時的日記中仍然寫道:“×月×日,我們氫彈成功爆炸?!猎隆寥眨覀冊訌棻?,為祖國高興和驕傲。”一直到1972年,彌留之際時他和家人講,臺灣回歸祖國我是看不到了,但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梁先生在臨別人世間的最后,引用了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表現了他一輩子赤誠的愛國心。
第二,梁先生具有十分嚴謹的學風和精品意識。梁先生在學生時代,在做研究的時候,是很嚴謹的。莫宗江先生十幾歲就跟著梁先生學習。當時莫先生不止一次深情地回憶,梁先生當時把他所能拿到的日本和世界各國的古建筑圖讓莫先生觀摩,因為莫先生當時主要是負責畫圖。梁先生說:“這是世界水平。我們中國人畫我們中國的古建筑,就要達到這個水平!”就是在這種民族自尊心的驅使下,莫先生發奮努力,在傳統建筑的繪圖方面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我們清華建筑系的繪圖,至今還沒有能超過他的。
在教學上更是如此了。我們當他的助教,要畫示范圖。因為當時六年制,學生要畫西洋古典的柱式,用黑墨來渲染。西洋柱式比較好畫,因為都是石頭,一個顏色。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畫中國的柱式,上面有琉璃瓦,檐底下是彩畫,紅漆柱子,白石欄桿,青灰的磚地。要把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質感完全用黑白灰來表現,這就要見功夫。我們畫示范圖其中一種是線條圖,當時既沒有電腦,也沒有針管筆,完全是用鴨嘴筆,鴨嘴筆是要靠手來調節的。很容易出頭,梁先生的要求是既不能碰不上,也不能出頭,出了頭就用刀子給刮了。他用放大鏡來檢查我們的畫圖,而且還要求我們憑眼力能夠鑒別一條線是否完全垂直或水平,誤差要不超過1mm。一遍又一遍。為什么這么嚴格?梁先生說:“很簡單,學法‘上’方能得其‘中’,我要求你們是給學生示范的,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怎么能夠拿出次的東西呢?”所以他要求我們很嚴。資料室、圖書館也好,走廊也好,展覽的作品都要高水平的,他說,只有學生受過高水平作品的氛圍的熏陶,才能培養他的“眼高”,“眼高”但手不能低。
梁先生教育我們欣賞明代家具,不但要看,而且要手摸——它們的每個面都是曲線的,有時看不出來,手摸才摸得出來。梁先生家里有個漢代的陶豬,每次我們去他都帶著我們觀摩,分析它的造型。他喜歡簡捷的、自然的、樸素的美,不喜歡繁瑣。他書房大沙發上掛著他父親梁啟超先生送他的橫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梁先生一生對美的追求,也是他做人的標準。
第三是,梁先生對真理、對科學追求的執著精神。
梁先生一生以從事古建筑研究與教學為主,建筑創作很少,但是從來沒有忘記對建筑創作的探討。在20世紀30年代一直到60年代,他認為建筑既然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就應該有自己的、地域的、民族的特征。因此他提出“社會主義內容,民族的形式”。就是他后來提出的“中而新”。在他的影響之下,確實北京當時出現了一批大屋頂的房子——友誼賓館、軍委大樓、地安門軍委宿舍大樓等等,后遭到批判,把梁先生作為罪魁禍首,這是不公平的。梁先生并沒有主張所有房子都蓋大屋頂。在燕京大學、協和醫院蓋成的時候,梁先生還批判這是“穿西服,戴瓜皮帽”。但是我們確實不能否認大屋頂是中國建筑的特點之一。即便說大屋頂,那也是學術之爭,怎么能用政治運動來批判呢?批判梁先生的前夕,正是林先生病逝期間,梁先生的壓力可想而知。
批判的問題沒解決,梁先生苦苦思考:中國建筑到底該怎么樣?一直到“文革”,批判他是“修正主義,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反對拆封建主義的北京城墻,就是封建主義!中央當時下了紅頭文件,把梁先生樹為全國的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為一體的反動學術權威,原來在清華范圍的批判一下子上升到全國。無數次的批斗,一直到梁先生生?。徊≈刈≡海荚诓粩嗟刈鰴z查。就在那個情況下,梁先生還在思考。當時拆西直門城樓,挖出元代的城門遺址,他還要讓林洙先生去給他拍照片回來。他家人說,都什么時候了,你還關心這個!梁先生說,說我反黨,我反什么黨了?保護古建筑有什么錯?我熱愛我的首都有什么錯?說我是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教育路線,那么無產階級的教育路線是什么樣子?
我想任何一個科學家,即使是偉大的科學家,也不可能達到對客觀世界一次性的終結性的認識。它總要在不斷地實踐中求得真知,何況建筑又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可貴在于梁先生這種對于真理的執著追求,不屈不撓,無畏無懼!
《梁思成全集》是梁先生留給我們的一份很珍貴的遺產,這里面包括了很多真知灼見。但是我們更要看到,透過他的學術,透過他追求學問的過程,他所給我們的一些精神!這就是熾熱的愛國主義,嚴謹的學風,精品的意識,對真理追求的執著的精神!這才是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ㄉ鲜鑫恼率菢菓c西教授所做演講報告文稿的節選,文章題目由本刊編輯部所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