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藝軒展楊一信“攝影刺繡”
精藝軒展楊一信“攝影刺繡”
精藝軒展楊一信“攝影刺繡”
時間:2006-06-08 15:57:00 來源:
市場
>精藝軒展楊一信“攝影刺繡”
|
| 楊一信(左一)與陳竹青(左三)為精藝軒董事長梁潔華(左二)制作“針畫”人像 |
|
中國刺繡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工藝,攝影則是一種西方傳入的技術,兩者結合起來,會有何種效果?現于精藝軒畫廊展出的“楊一信中國針畫”展覽,觀者便可看到楊一信將他的攝影作品以刺繡再現。
移居美國的楊一信,十二年前因工作到蘇州,發現如能采用蘇州刺繡技法,重現其攝影作品,相信藝術效果將更上一層樓。于是他向蘇繡名家陳竹青、任惠嫻、顧金珍等學藝。這次展覽是楊一信首次將“針畫”帶進市場,展出“長城”、“黃山”等不同系列,每一幅作品都要用一百萬針或以上才能完成。
在現場示范的陳竹青介紹說,這些作品都根據楊一信所拍攝的照片,還按他的要求,以亂針刺繡的方法,也結合其它刺繡技巧,再加上現代的審美觀點,制作而成。每制作一幅作品,要她率領三、四名學生才能完成刺繡工作,有需要時,楊一信也會參與。
楊一信介紹說,三年前,他為汕頭大學創作的針畫《汕大校園新貌》及另外兩幅作品,被本港富豪李嘉誠所收藏。現場亦展出了以李嘉誠為主角的針畫。
其中一幅作品《生命之歌》,繡出一位頭發很亂的老人家在彈琴。楊一信表示,這是一位音樂家,卻患上老人癡呆癥,但見到楊一信時非常開心,更彈起琴來。
現場展出的針畫旁,都附有一幅攝影原作,參觀者可把兩者加以對比,經過刺繡的作品,不僅與原作十分相似,還增加了層次感、立體感及質感。
“楊一信中國針畫”展覽現于精藝軒畫廊舉行,地點是中環交易廣場一期平臺三○一至三○二舖,展期至本月二十四日,查詢電二五二二一一三八。(信息來源:香港大公報 記者洪捷報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