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玉第一人"來滬演講 解密高仿玉器
"鑒玉第一人"來滬演講 解密高仿玉器
"鑒玉第一人"來滬演講 解密高仿玉器
曹志苑 勞動報 2006-06-07 09:02:27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先生,日前應上海市收藏鑒賞家協會之邀來滬作“古老而又年輕的中國玉文化”演講,為滬上收藏愛好者辨玉解密。
楊伯達希望上海收藏鑒賞家在玉器收藏中,要注意時代特征。他說,近幾年社會上高仿紅山文化時期的玉龍很多,但仿得都不到位,龍頭像狗頭。仿商周時期的玉璧,玉璧表面太平。真正的商周玉璧是手工制作,表面不平,邊緣處較薄。楊伯達說:“玉器的鑒賞要靠經驗和常識,但是,一些古玉器由于年代久遠,當時的文獻記載也不全面,使得一些器物本來的作用幾乎無人知曉。因此,對玉器的鑒定,就是收藏大家也難免出錯,有玉癡之稱的乾隆皇帝也鬧了一些笑話。所以,對于玉器收藏家來說,看錯是正常的事,從不出錯倒不正常啦。”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