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畫當股票炒 盲目競購將血本無歸
字畫當股票炒 盲目競購將血本無歸
字畫當股票炒 盲目競購將血本無歸
近幾年,中國藝術品在海內外各路莊家、炒家、藏家的追捧下,走出了一輪史無前例、波瀾壯闊的飚升行情。其中,傳統的中國名家字畫價格一馬當先,扶搖直上,迭創佳績。據筆者觀察,不少炒家、莊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讓人驚訝的是,有的買家將某名家的字畫當作股票來炒作,他們不顧作品的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只把畫家當作一種符號來炒作,這無疑加大了名家字畫價格的市場風險。大家知道:藝術原本是無價的,正如人們常說的“藝術無價、黃金有價”,說的就是這個理。
然而,當藝術品作為商品進入市場交易時,市場反過來又要為藝術品定價。這種定價會考慮多種因素,比如,藝術品的文物價值、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史料價值等。其中,最主要的恐怕是買家喜歡程度和藝術品之間的橫向比較。以現代名家字畫為例,目前,現當代字畫價格體系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面:一是在中國美術史上有地位的一流大師,如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黃賓虹、陸儼少、潘天壽等;二是像于非廠、王雪濤、賀天健、李苦禪、陳少梅、劉奎齡等大家,他們屬于第二個層面。以下還有三流、四流畫家,每一個層面畫家作品都有相應的價格。
現在不少中青年畫家,有的僅僅是剛嶄露頭角,有的修養不濟,功力不深,個性不強,還有的整天忙于應酬、包裝、辦畫展,但作品在拍賣場上的價格卻是超唐云、追儼少,動輒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元,著實讓眾多藏家看不懂。
筆者以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從1992年算起也只有10多年的時間。目前,還處于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因此,藝術品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和漏洞在所難免。未來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和成熟,市場最終會作出合理調節,價值背離的畫家作品價格會走向理性和回歸。
那時,有的畫家作品因受市場買家歡迎價格呈現大幅上揚,而收藏這些畫家作品的藏家就會體驗“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至理名言;相反,有的高價位畫家作品因價值和價格背離就會撐不住,猶如曇花一現,而那些大量吃進這些作品的藏家會深套其中,懊悔不已。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滬上曾有一些股市暴發戶由于經驗不足,盲目競購,導致虧損累累,有的甚至血本無歸。所以,前車之鑒,后人當永記。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