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再上層樓 《國語》全套將拍賣
古籍善本再上層樓 《國語》全套將拍賣
古籍善本再上層樓 《國語》全套將拍賣
美術報 2006-06-06 09:33:53
上海敬華古籍善本專場共有拍品426件,拍品中的重點是清宮天祿琳瑯遺珍《國語》全套,此本為明嘉靖四年(1525年)許宗魯靜宜書堂刻本,版式古雅,前賢誤以為宋元舊籍,松江韓應陛《云間韓氏書目》便是一例。清末著名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葉德輝《書林清話》中將此本列入明代私家版刻精品。此本槧刻既佳,又選舊櫧精印,古意盎然。尤為珍貴的是此書曾經清宮夭祿琳瑯收藏,原裝十六冊,彭元瑞《夭祿琳瑯后目》著錄,民國時轉歸山陰沈仲濤研易樓時并訂八冊。到目前為止,一共上拍過9次,多是零冊殘卷,卻屢創天價,藏書界視其為千載難逢的盛事,相信這部全套《國語》一定會受到整個收藏界的重視與關注.
《洋務輯要》74冊,是晚清思想先進的洋務派謀求師夷之長,自強自救的實錄。是研究晚清洋務運動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未經正式刊行和傳抄而益顯珍貴。
自從科舉制度確立以來,就伴隨著大量的作弊現象。科舉作弊的手法多種多樣,形式也五花八門,此次的拍品是成冊的作弊書,袖珍本《五經正文》,該書由上海同文書局出版于清光緒丁亥年(1887年),全書共有10萬余字,平均每平方厘米引34至35個字,其精細程度令人咋舌,是研究我國古代印刷技術絕好的見證。全書5.2cm,寬4.9cm,比火柴盒還小,也比南京江南貢院珍藏的“壓庫之寶”石印本《論語》(長7.5cm,寬5cm)和今年3月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國內最小清代袖珍版《四書五經》(長6.3cm,寬4.6cm)都小。
近幾年來,古籍善本不斷穩步上漲,加上買家的文化素質的整體提高,傳統意義上的善本書、稿抄校跋本也越來越受到買家的追捧,后勢更普遍看好。此次推出了名家稿抄校跋本專題系列,如許宗魯本《國語》,未見著錄的清抄六卷本《江湖載酒集》等等,涉及徐乃昌、王鵬云、韓應陛、趙烈文、莫友芝、夏之蓉、黃機、向達、張紹仁、高吹萬、賀瑞麟等二十多位名家手跡,是自拍賣會開始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集中體現了稿抄校跋本的傳統文化內涵,相信這一專題系列必將成為本場拍賣會的一個亮點。
另外名人墨寶中,陳從周《仕女圖》立軸,上面有周谷城、趙景深、鄭逸梅、沈邁士等24位名家提拔,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其他如豐子愷、胡適、袁克文、馬一浮、沈鈞儒等人物手跡,陸儼少的詩稿,唐云、韓天衡、錢君匋等人的畫評原稿都是藏家的喜愛之物。公文史料中,明代宮廷廚子銅制腰板正反一對,是極罕見的珍品。光緒中日兩國國書,被英國傳教士搶去的記載義和團、小刀會資料的《裕祿軍務公文簿》都是研究晚清政治的重要資料。
古籍善本中,古刻本有南宋資福藏《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經折裝存一卷一冊,宋開福敕刻本《真西山先生讀書記》殘卷一本,疑為五代宋初的《佛塔造像》一軸,以及元版《精選東萊先生博義句解》存卷十一、十二兩卷,為國內無存的孤卷。元版《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圖》存一大冊,元槧大字本《通志》(存一卷二冊)、元《資治通鑒》存一冊,明初刻本《三蘇文集》存三十七卷半部(譚延闿藏),明初大黑口本《傷寒活人指掌提綱》一大冊。明清善本中,有明刻白棉紙印本《世德堂六子》,此套雖為配本,然多有名家藏印及題跋、批校,至為難得。明萬歷刻白棉紙印《孝烈傳》,此本為末見著錄之孤本。明白棉紙印世德堂原刻《荀子》、明刻白棉紙朱墨套印本《東坡文選》,明萬歷寫刻《張居來先生詩集》黃棉初印本,明吳勉學刻《漢書》,明吳瑢刻《水經注》竹紙初印本,明萬歷間建陽鄭氏寫刻本《唐詩鼓吹》帶牌沉二方及精美版畫一幅,竹紙初印,未見著錄。清嘉慶間胡克家《資治通鑒》,初印全套一百冊,清康熙精寫刻《畏壘詩集》,清初精寫刻初印本《正蒙》二卷,此書《善本總目》著錄全國僅有一套,清康熙精寫刻《范石湖詩集》,開化紙印本,清乾隆間精刻本《河東先生詩集》,開化紙初印,全國圖書館僅兩家有藏,清乾隆刻嘉慶三年增補印本《詞林紀事》,呂貞白舊藏并題記,此書張元濟多次提及,稱為難得,康熙刻稀見本《呂晚村先生論文江鈔》,清乾隆內聚珍本《寶真齋書法贊》,康熙原刻《曝書亭集》、《香祖筆記》,乾隆汪氏松一書屋本《隸釋》等等。至于目前備受藏家喜愛的殿版書中,以順治內府刻《資政要覽》(蝴蝶裝四冊)和光緒內府石印大本《欽定書經圖說》(此書內有五百七十幅精美插圖、原裝原函,書品極佳),為其中佳品。
碑帖中宋拓《王書三種》為此次碑帖中的白眉,民國間有飛書局曾據此本珂■版影印行世,此拍品附有原影印本可資對照。劉繼貞手拓《甲骨遺珍》共十冊,拓有甲骨文字約六百紙,是目前拍賣會上出現數量最大的一次。
從所介紹的這些拍品,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印象:敬華此次的拍品,水平大多十分整齊,品相大多十分精美,價位大多頗為適中,精品大多甚可寶藏,都是具有吸引力的精彩之作。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從嚴把關的重要性。它雖然使工作更具壓力,但帶來的是拍品質量的保證與對藏家負責的態度,從而樹立起敬華的專業精神。6月,讓我們相會在威斯汀,共同品味文化藝術的永恒魅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