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 拍賣市場最強勁的焦點
中國當代藝術 拍賣市場最強勁的焦點
中國當代藝術 拍賣市場最強勁的焦點
邱家和 上海證券報 2006-06-05 09:01:24
5月28日,香港佳士得舉行了其春季拍賣會中的頭兩場拍賣,總數超過3億港元的業績令人刮目相看。其中“20世紀中國藝術”拍品共157件,成交率92.99%,總成交額為21441.36萬港元;“亞洲當代藝術”拍品共163件,全場流拍4件,其中中國(華人)藝術家的作品上拍的83件,流拍2件,總成交額為8694.56萬元,超過估價(2000-2500萬港元)的3倍以上。
本場春拍拍賣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拍賣行為競買人準備了400多個座位,但現場的人數超過了600人,幾乎比往年多了一倍。另外,30條委托競投的電話線爆滿,還用上了許多移動電話。佳士得有關人士認為,這是由于佳士得采用的策略取得了成功。本場“20世紀中國藝術”成交價超過1000萬港元的有3件,其中廖繼春的《花園》以1692萬港元成交,另外,成交排行前10位中有5件的成交價都超過估價三四倍。香港佳士得當代藝術主管張丁元認為,這既說明了佳士得的估價比較保守,也說明市場的火熱,各路買家競相爭購,同時證明了中國藝術品尚處在起步階段。
張丁元指出,買家的國際性是此次拍賣會的最大特點。而中國當代藝術仍是最強勁的焦點。他將這次拍賣的結果和今年3月底紐約的中國當代藝術拍賣作了比較,認為這次拍賣的整體價格更高:華人藝術家的作品成交價超過100萬元的有16件,共有約27件超過估價的三四倍甚至更高,所涉及的藝術家幾乎囊括了中國當代藝術家名單中的所有重要人物。其中,岳敏君的成交價超過了紐約蘇富比,張曉剛這次的拍品尺幅不大卻以近35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王廣義、蔡國強等都拍出了新紀錄;更有一些初次上拍的藝術家作品表現也相當出色。由此,張丁元認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沖勢和潛力,是來自全球各地的許多藏家和業內人士共同期待的,市場的迅速整合與成長、新買家源源不斷地涌入,這些都并不出人意料。
從藝術市場的角度來看,由此可以更清楚地意識到中國香港依然承擔著國際藝術品交易的重鎮角色,在藝術品的征集和吸引國籍買家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魅力。據介紹,佳士得即將著手準備今年秋季把中國當代藝術放在紐約全球當代藝術拍賣中推出,這是因為作為世界當代藝術中心,紐約對當代藝術有著特殊的興趣,在紐約拍賣中國當代藝術,將更有助于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化。這反映了中國從門戶關閉到開放的成就,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崛起,反映了中國日益富強而產生的巨大魅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