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亭遺址墓地發現罕見“對窯”
河北都亭遺址墓地發現罕見“對窯”
河北都亭遺址墓地發現罕見“對窯”
文物工作者日前在河北省唐縣都亭遺址墓地中,發現了漢代燒制磚陶的“對窯”和金代隨葬的“龜鎮”物,這在國內同時期遺址中比較少見。
記者在都亭遺址墓地發掘現場了解到,這一遺址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漢代村落遺址,二是金代的墓地。漢代遺址中發現了3個“對窯”,據負責發掘這一遺址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孟繁峰介紹,“對窯”是古代一種比較先進的燒制磚、瓦和陶的窯,呈鑰匙結構,一個窯的不同部分有不同分工和組合,屬于半導煙窯,可以科學引導煙氣疏散,通常是好幾個窯集中在一片區域,相對或者平行排列。一般在南北朝之后的遺址中才有這種“對窯”,現在能在漢代遺址中找到實屬罕見。
在一處金代墓葬里,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個龜形的磚柱物,被稱為“龜鎮”,用來避邪。孟繁峰告訴記者,在墓中設“龜鎮”是明清時期盛行的一種墓葬風俗,而在金代墓葬中出土“龜鎮”是比較少見的,這對研究我國古代北方墓葬禮儀和風俗具有重要價值。(信息來源:新華網石家莊 記者朱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