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手工藝品市場亟待規范
互助手工藝品市場亟待規范
互助手工藝品市場亟待規范
走進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小莊村,隨處可見賣手工藝品的農村婦女,賣手工藝品是小莊村村民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但近兩年,由于無序競爭和市場不規范等原因,手工藝品生意越來越冷清。
5月24日,記者在小莊村村口的一家店鋪里看到,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有漂亮的荷包,有精致的錢袋,還有古老的刺繡,但來購買的客人不是很多。為了多賣東西,許多老太太和姑娘都站在店外,看到有游客過來,就一窩蜂地沖過去兜售。
經營手工藝品店的祁生蕾說,現在生意不如前幾年,她的店一天只能賣出去三四件手工藝品,一年下來,凈利潤只有兩千元左右。在店外兜售手工藝品的一位老太太說:“三四天了,連一樣都沒賣出去。”祁生蕾說:“以前我們的這些東西賣得挺好的,但現在,有很多人把這些東西拿到外地去賣,來這兒‘浪’的人也不稀罕這些東西了。加上做這種東西的人比以前多了,競爭激烈了,互相壓價,利潤就少了。”她拿著一個荷包對記者說:“你看,原先這個能賣十幾塊錢,現在最多也就賣個5塊錢。”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許多村民在農閑時節做起了手工藝品。東西多了,相互之間便展開了價格戰,使得這些手工藝品的價格一跌再跌;另一方面,一些人為了做出鮮艷、漂亮的手工藝品,竟加上許多現代工業產品,使這些純手工藝品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討不到手工藝品愛好者的歡心。這也是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記者感言:幾年前,這些手工藝品作為特色文化產品,受到很多游客的青睞,因此,小莊村的許多村民賺了一些錢。但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他們顯然亂了方寸,無序的競爭、現代工藝替代品的加入,使有藝術價值的工藝品失去了原有的魅力。為了賣出產品,村民們經常把花了大量時間和心血做出來的手工藝品,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賣出去。在這個時候,有關部門和組織是否能通過建立協會、培養經紀人等途徑,引導村民,保證這些村民的“手工藝品經濟”能繼續走下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