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我下幅畫起價100萬
古月:我下幅畫起價100萬
古月:我下幅畫起價100萬
重慶市畫家油畫《河東河西》拍出79萬高價
5月26日,在嘉德(夏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我市油畫家古月的單幅作品《河東河西》拍出了79萬,創造了他個人作品拍賣的最高價。記者昨日走進了古月位于龍湖的畫室,那里本是他兒子的住所,因兒子長期在荷蘭工作,這處寧靜的臨湖住所就被古月當作了畫室,記者進屋時,他正應侄女之約,為其臨摹舊作《大海》。自從9年前從原西南師范大學退休后,畫筆現在仍是69歲的古月最大的精神寄托。
求學南開文理兼修
古月的繪畫生涯是從重慶南開中學開始的。在香煙的淡淡煙氣中,古月說他最感激的還是自己的南開時期。1938年生于南京的古月跟隨父親逃難到重慶,他說當時的南開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他不僅在體育、文藝方面非常認真,對數理化也比較重視。他的處女作就是在南開畫的,“這就是那幅《朋友》”,古月遞給記者一本他的畫集,指著第12頁上一幅素描畫,這是在1954年讀高二時畫的,代表中國青少年參加了一次國際畫展,并獲得銀獎。高中畢業后,古月考入了當時的四川美院造型藝術系油畫班,從此走上了藝術之路。
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一個偶然的機會,古月成為東風船廠等我市幾家主要造船廠的游船裝潢設計師,“我非常感謝南開”,古月說正是在中學時打下的數理化基礎,使得他有能力主持“神女號”、“巴山號”等多艘游船的裝潢設計。而在1987年,古月把大禮堂這樣精典的中國式建筑搬上了自己設計的游船“皇宮號”,同年在扎伊爾舉行的國際豪華游船裝潢設計招標中,“皇宮號”一舉奪魁。此后的一段時間內,古月還擔任過當時的西南師范大學建筑研究所所長。除了船舶設計外,古月還出過小說《微塵》,1991年拍的專題片《足球藝術》也曾拿過國家大獎。
人物為主文史并重
從在美院時創作的《紅領巾》算起,到最近為改變畫風而創作的《一個四處張望的小孩》和《一個喜歡倒立的小孩》,古月的油畫之路已經走過了整整46年,作為一名在文革中成長起來的畫家,他的早期作品中不乏《田間抽水站》、《朝氣蓬勃》這樣有著明顯時代烙印的作品,而在“四人幫”被粉碎后,他的《心血》、《雷電頌》、《通向遠方的道路》等作品無不透露著批判和向往。古月也有為數不多的風情小品畫,像系列作品《天海日輝》和《天海月韻》至今仍掛在楊尚昆在珠海的家中。
“我的作品大多以人物畫為主,都與文學、史學有關系”,雖然兒子經常給古月灌輸“現代派”的思想,但他仍覺得繪畫作品一定要有力度與深度,就如他的代表作《殉葬》,從構思到開筆就花了足足有半年的時間,中間陸續畫了近10年。
《記者》賣了一萬五
1992年,古月應邀去臺灣舉辦了個人畫展,當時一些以華夏歷史為題材的作品被搶購一空,古月的作品也引起了臺灣收藏界的關注。
“我賣出的第一幅作品是《記者》,當時賣了1.5萬人民幣”,古月向記者說,當時還是一家臺灣的藝術公司主動向他提出購買要求的,這幅《記者》(175×135)最近在臺灣剛剛被人拍走,成交價為100萬新臺幣;古月賣出的第二幅作品是被臺灣一家建筑公司購走的,那幅《魯班門下》(180×106)成交價為26萬,掛在那家建筑公司的大堂內,古月笑著對記者說,當時那家公司為了不丟面子,要求古月如果在臺灣開畫展的話就說成是48萬賣出去的。“泥濘”要賣一百萬。
近日拍出79萬的《河東河西》創作于1995年,古月說當時的創造構思就是想表達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易,而并非如有人所說的是去臺灣參展時突發的靈感。古月說他最先創作了一幅初稿(103×83),覺得沒有沖擊力,又重新畫了一幅,后來古月按照這個婚慶系列又畫了兩幅,分別是以西北為背景的《黃沙飛舞》和以大寧河為背景的《山上山下》,《山上山下》目前仍在創作中。《河東河西》是今年春節時,古月應邀在泰古廣場搞展覽,其中的《河東河西》就被畫探看中,于是才有了嘉德的那次拍賣。除了《殉葬》古月自己要收藏外,他說他原來不想賣的另一幅畫《泥濘的路—1949.10.1》,如果現在有人要,他也可以賣,定價或起價100萬。
古月告訴記者,近日拍出的《河東河西》79萬是稅前價格,拍賣機構還將從中抽取10%傭金。這筆錢怎么花呢?古月說,我的下一步計劃是在歌樂山上建一個美術館,把自己的作品及收藏的一些畫放在里面做展覽,也為重慶美術事業的發展作一點貢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