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家園林奧運前全修一遍
北京皇家園林奧運前全修一遍
北京皇家園林奧運前全修一遍
時間:2006-05-30 10:47:00 來源:
市場
>北京皇家園林奧運前全修一遍
 |
2005年8月,歷史上修繕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北海瓊華島修繕工程正式啟動,今年“五一”已與游人見面。
編者按:2006年6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
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幸運禮物,包含著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審美追求與情感記憶,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正是現代文明的象征。
北京是享譽世界的古都,漫長的歷史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為世間罕有。為使文化遺產在現代化進程中繼續放出光彩,近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把文物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高到與發展并重的高度,按照建設世界級歷史文化名城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總體要求,投入巨資,緊張工作,使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和諧并進的局面。
從遺棄處發掘,在廢墟中重建,當故地游人如織,珍寶輝煌再現,也許沒有人提起他們的名字;當他們工作時,誰也看不出這些穿著工裝、渾身是泥的漢子,個個是赫赫有名的專家學者――首都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離不開他們,他們就是文保工作者。
在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本報專訪了一批文保工作者,請他們回憶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之路,講述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背后的故事。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在北京
■守護者口述(一) 咱北京的園子
北京娛樂信報29日報道:圓明園、頤和園、北海、天壇是我國皇家園林的瑰寶,也是北京城市形象的幾個代表性建筑。2005年開始,北京市先后對天壇祈年殿、頤和園佛香閣、北海白塔3個古建進行修繕,而對圓明園遺址內的騰退工作更于6年前展開。今年5月,北海白塔已經重新對游客開放,重新修繕的頤和園佛香閣將于“十一”前后與游人見面,圓明園騰退、搬遷工作也基本完成。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些古建群都將進行修繕,2008年奧運會時將向世界展現北京皇家園林的獨特風貌。
講述者:梅寧華
當了8年多“文物官”,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長梅寧華說起圓明園,就像翻開了歷史的賬簿。
圓明園四年騰退近800戶
1997年
有人在圓明園種菜
新中國成立后,圓明園遺址沒有被及時劃為國家文保單位,導致圓明園被大肆占用和毀損。
上個世紀80年代,圓明園才被列為國家文保單位,那時已經非常破敗。當時圓明園里有好幾個村子,住了數百戶人家,還有人在里面種菜,搞得污水橫流。
1999年12月
總算有了法規保障
騰退文物占用單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1999年,我們委托北京市規劃院依據文物保護、城市規劃等法規制定了《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規劃》的公布實施,總算為圓明園遺址的保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法規保障。
2000年8月 菜農當上了管理員
為了搬遷居民,北京市政府在圓明園附近特批了一塊地,授權一家集團為這些居民蓋樓。2000-2003年,共有近800家住戶搬出。圓明園管理處接納了原來在園子里種菜的農民,1000余名搬遷農民成為圓明園管理處的正式職工。
2003年5月 “三條尾巴”最難辦
大部分居民搬出后,12家駐園單位成了難點,其中11家是海淀區屬單位,海淀區花了1個多億為它們安置“后事”。最后,北京市化工研究院遺留的“三條尾巴”拖了后腿。原來,該研究院將部分房屋轉租給了3家企業,這3家企業因合同未到期拒不搬出。
2005年3月 別占著文物撈便宜
經過多次協調,直到今年年初,兩家企業才將房屋移交給海淀區政府。而第三家企業――澳柯瑪修理公司在租賃合同到期后,仍然拒不搬遷。海淀區政府責成城管部門于去年3月對其210平方米的違法建設部分進行了強制拆除。
對于澳柯瑪公司的正式房屋的騰退工作,北京市化工研究院于今年2月將其訴至海淀區人民法院。這個案子今年3月底開庭審理,目前正在等待法庭判決。
我也知道有些人就是想靠占著文物撈利益,不搬走就是專門等著高額拆遷補償。這種行為我們是絕對不能容許的。只要按法律辦事,就沒人能說你不對。
到此,可以說耗資4.3億元的圓明園搬遷工作暫時畫上句號。
圓明園修繕補遺 正覺寺修繕拉開序幕
2002年底,圓明園正覺寺修繕工程啟動,這次修繕工程是142年前那場大火焚毀圓明園以來首次對地面文物進行大規模修繕。圓明園惟一幸存古建筑正覺寺位于圓明園三園之一的萬春園正門西側,是皇室禮佛誦經的地方。正因為它獨處萬春園墻外,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才幸免于難。
專項投入近4000萬元
從2004年起,在北京市政府的人文奧運文物搶險計劃中,又投入1000多萬元繼續用于圓明園遺址考古、遺址保護。在一個單項的文物保護單位上,到2005年為止,在保護文物專項經費上的投入將近4000萬元,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圓明園也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奧運前建成遺址公園
圓明園遺址有望在今年內徹底完成騰退工作,基本完成“遷出去,圍起來,管起來”這一圓明園保護的歷史規劃。
那些驚險橋、水上高架車、碰碰車、兒童樂園等和遺址不相符的經營項目都撤除了。圓明園將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基本建成遺址公園。
講述者檔案:梅寧華
大學畢業后到北京市委宣傳部工作,后任豐臺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區委副書記。1997年底任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至2006年已經在文物部門工作8年多。現任北京日報報業集團黨組書記、北京日報社社長。
【相關鏈接】
頤和園
2005年3月31日,醞釀籌備兩年之久、投資5000萬元的頤和園佛香閣景區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頤和園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工程,距1953年大修結束已50多年了。
北海
2005年8月,北海瓊華島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這次修繕包括對對白塔華蓋部分進行物理擦洗,塔身鏟除原來舊灰皮,對裂縫進行修補;用韌性強、耐風化、耐氧化的涂料重新粉刷等。
景山
景山五大名亭2005年10月底開始修繕。本次修繕工程建筑面積達629.82平方米,主要包括大木結構、油漆彩畫、五亭格局按歷史原貌復原等項目。此項工程計劃2006年7月中旬全面完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