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參觀中華古籍特藏珍品暨保護成果展
李長春參觀中華古籍特藏珍品暨保護成果展
李長春參觀中華古籍特藏珍品暨保護成果展
時間:2006-05-29 10:50:00 來源:
市場
>李長春參觀中華古籍特藏珍品暨保護成果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26日晚來到國家圖書館,參觀了正在這里舉行的“文明的守望——中華古籍特藏珍品暨保護成果展”。
為期一個月的中華古籍特藏珍品暨保護成果展,是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珍品展示和保護成就展覽。展覽集中展出了國家圖書館和各地圖書館的數百件珍貴藏品,全面介紹了古今保護書籍的各種方法,突出展現了黨和國家為保護古籍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晚7時30分許,李長春來到國家圖書館,饒有興趣地觀看甲骨金石、古籍善本、民族語文文獻等珍貴藏品,仔細了解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和中華古籍特藏保護計劃的有關情況,對我國古籍保護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對古籍保護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李長春指出,中國古代文化典籍是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文明的歷史鑒證,是維系偉大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脈。要從對國家、歷史和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強古籍的發掘、整理、保護、利用,特別是對一些珍貴的孤本、善本,要采取積極搶救措施,有計劃、有系統地整理編譯和翻印出版,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不斷發揚光大。要廣泛運用高新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改造傳統古籍整理、修復、翻印手段,提高古籍保護的科技水平,豐富民族文化的表現力。要加快館藏古籍的信息化建設,讓更多的古籍進入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學界所應用,為社會所共享。要大力加強古籍保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批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精通古籍保護修復技藝、具有奉獻精神的專門人才。
李長春強調,在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要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舉辦豐富多彩的社會公益活動,廣泛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激發青少年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許嘉璐、陳至立、劉延東、李蒙等一同觀看了展覽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