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一擲千金”背后的隱憂
藝術市場:“一擲千金”背后的隱憂
藝術市場:“一擲千金”背后的隱憂
原題:紅火的收藏背后有隱憂
我國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藝術品收藏時代挺進。據統計,目前全國有藝術品收藏愛好者、投資者7000萬人,年交易額近200億元。而且,參與人員和成交額還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
媒體鑒寶、藏家憋寶、買家尋寶……目前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出現了“全民參與”的景象。這究竟是一種理性選擇,還是各種“炒作”下的“虛火上升”?
收藏,“火”遍大江南北
在2005年的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再創新高”這個詞已屢見不鮮。各拍賣公司的成交額和成交率達到歷史最高點;成交價格比估價高數倍甚至數十倍的現象頻頻出現。
2005年春拍,國內藝術品拍賣巨頭們的成交額都相當可觀:中國嘉德超過6億元;北京翰海5.18億元;北京榮寶3.6億多元;上海朵云軒2.26億元。據業內人士統計,北京、上海、香港以及天津、南京、杭州、廣州七地24家主要拍賣行,共推出中國書畫作品19062件,總成交額為32.98億元。雖然推出的書畫作品少于2004年的秋拍,但總成交額卻高出后者50%以上。
2006年春天,藝術品拍賣的熱鬧時節又到來了。近日,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浙江、香港等地的多家拍賣公司都在舉行春季大拍,時間比往年提前了一個多月。
火熱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引來了眾多加盟者。2005年7月,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譽的西泠印社也高調介入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舉行了被譽為“江南第一槌”的首拍,并一舉創下了約1.96億元的總成交額。主持本次拍賣的首席拍賣師劉新惠說,這創下了拍賣公司首場拍賣成交額的“全球之最”。而在西泠印社于同年12月18日結束的秋拍會上,場面更是火暴:現場660個座位座無虛席,許多買家“席地競買”,旺盛的人氣使世貿中心會議廳在冬季竟也要開啟冷風空調。拍賣成交金額達2.56億元,再次創下我國長江以南藝術品拍賣的最好成績。
在火熱的中國拍賣市場中,油畫更如異軍突起,風頭甚至蓋過了國畫。在第八屆西湖藝術博覽會上,拍賣當天成交額最高的國畫作品是傅抱石的《人物》,110萬元。而旅法畫家王衍成的油畫作品《靈山》,價格卻超過了書畫專場中同場“競技”的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等大師的國畫作品,成交額為198萬元,成為三場拍賣會上的“標王”。
“一擲千金”背后的隱憂
“亂世買黃金,盛世搞收藏”,活躍的民間資本對藝術品市場傾注了高度的熱情。據介紹,2003年以后,藝術品市場的買方群體不斷擴大,幾乎是10年前的3倍。藝術品收藏已成為一些企業和個人投資的新渠道。在經濟發展相對快速的長三角地區,藝術品收藏更是火暴。
據業內人士分析,藝術品投資的高回報率是藝術品市場出現“全民參與”的重要原因。南京天地集團曾以6930萬元的價格購買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頁》,藏入集團主辦的博物館,創下了中國畫的最高拍賣紀錄。集團負責人向媒體坦言,藝術品投資的國內市場剛剛啟動,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市場潛力不可估量,現在進入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但面對一波接一波的高成交額和拍賣紀錄,業內人士指出,拍賣市場一片火暴背后卻存在著三大隱憂。一是作假現象屢有發生,制假、售假、拍假糾紛逐年上升。其中,尤其應該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一些拍賣公司的不法行為。這些拍賣公司與送拍者勾結在一起,聯手做局,欺騙藏家,導致贗品在市場上流通,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損害了市場信譽。專家指出,如果不解決作假問題,藝術品市場就不可能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現有的繁榮最終也可能會成為一堆泡沫。二是拍賣市場成為一些不法分子洗錢的渠道。在沆瀣一氣的前提下,有些不法分子將原本不值錢的東西送拍,然后再委托他人將其以極高的價格“買入”,從而達到將手中臟錢洗凈的目的。而拍賣公司從中賺取的手續費是拍賣成交價的10%。這是藝術品市場出現的一種新現象,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三是藏家的整體水平不高。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最終還要取決于參與者對市場的了解和對作品的認知水平。但目前在藝術品收藏熱的表象下,卻隱藏著買者鑒賞能力的先天不足。書畫愛好者潘偉民告訴記者:“藝術品拍賣的現狀是買的人不懂,懂的人沒錢。”
而經驗不足、鑒賞能力不高的投資者的大量進入,也讓投機者找到了造假缺口,促進了贗品的流行。據了解,不少收藏者都購買過贗品,有人形象地用“交學費”來形容這一現象:“交學費考上中學,交多一點考上大學,再交多一點你就是博士生。總之,想不交學費是不可能的!”為了盡可能降低拍賣市場的不確定性,減少“投機分子”的介入,注重打造一支高品位的收藏隊伍是根本之道。
健康市場待培育
不少業內人士建議,針對藝術品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應該采取積極措施,為百姓進入這一市場提供保障,同時也促進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首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我們應該借鑒一些藝術品市場比較成熟的國家的經驗,不斷修改和完善文物藝術品拍賣的相關法律法規,對市場加以規范,為藝術品交易營造一個良性的發展氛圍。其中,尤其應該通過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拍賣公司的行為進行規范,畫下紅線,使作假、洗錢等不法行為無機可乘。
其次,盡快普及藝術教育,提升大眾審美素質,為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從長遠來看,藏家的水平將直接影響到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目前,許多有識之士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并開始積極行動,致力于培養、提高藏家素質。比如,有些媒體和民間機構已經開始為藏家提供免費講座及請專家免費鑒寶等。
第三,建立金字塔式的藏家隊伍。現在,一些拍賣會全是百萬元以上的東西,結果導致藏家范圍很小。這種現象持續下去,對于整個拍賣市場的健康發展是很不利的。為此,專家建議,拍賣公司在征集拍品時應該注意“錯落有致”,使一場拍賣會既有價格高昂的藝術品,也有一二十萬元就能收藏的藝術品,形成梯級結構,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也會對收藏者的培育起到鋪墊作用。
嘉德拍賣公司中國書畫部經理胡妍妍認為:“雖然目前藝術品拍賣市場還存在種種問題,近兩三年隨著關注藝術品收藏的人越來越多,藝術品價格迅速攀升,也讓很多人產生了擔心,但通過對市場的整體分析,我們確信,目前的藝術品市場還是在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的。相信隨著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完善,藏家鑒賞素養的不斷提高,藝術品市場將逐漸步入良性循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