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發掘5000年前考古遺址
山東發掘5000年前考古遺址
山東發掘5000年前考古遺址
時間:2006-05-25 16:03:00 來源:
市場
>山東發掘5000年前考古遺址
5月24日,山東省考古工作者在發掘一處面積約為9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遺址。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棗莊市博物館考古工作者,日前在棗莊市山亭區發掘出一處距今約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
據新華社濟南5月25日電,這處遺址面積約為900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已在這里發掘出灰坑、墓葬、房基、陶窯和大量柱洞,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各類珍貴文物100余件。
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考古工作者在36個5乘5米探方中,已清理出22個形狀分為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形的灰坑,坑內填土多呈黑褐色,質地疏松,內有大量的陶片、紅燒土、石塊和獸骨等。出土的陶器中有鼎、罐、甕、碗、盆、篦、紡輪、等,出土的石器主要是石斧、磨盤、磨石、石球以及骨針和蚌刀等大批珍貴文物。
據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德亮介紹,考古人員共發掘出墓葬13座,均為小型墓葬。墓葬長度一般在2米左右,埋葬深度多在30厘米到70厘米之間,多數都放有數量不等的隨葬物品,少則1件,多者10件左右,一般為4件到6件,有的墓內一無所有,反映出這一時期已經出現財產貧富分化。
考古人員還發現1座完整房基,形制為方形地面建筑,坐北朝南,面積近10平方米,東、西、北面有柱洞13個,南側中間有基槽,槽內有3個小的柱洞,左右兩側可以出入,房基內有用火燒烤的圓形紅燒土遺跡,這在同期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并不多見。
何德亮認為,從出土的陶器來看,這處遺址的年代為大汶口文化晚期階段,距今應在5000年左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