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畫對書法的依賴在減弱
當代中國畫對書法的依賴在減弱
當代中國畫對書法的依賴在減弱
在第十屆全國美展入選的545件作品中,畫內完全無題者有177件,占32.4%%;僅有名款者148件,占27.1%%;有畫題加名款者119件,占21.8%%;有名款加年款者31件,占5.6%%;有題款者57件,占10.4%%;另有畫外題者11件,占2%%。從這一基本的統計中,可以看出在全國美展的中國畫作品中,嚴格意義上有題款的作品只占10%%多一點,因此,可以說當代中國畫的題款形式已在主流之外,也就是說對于畫家書法水準的考量已不在全國美展審查作品的考察范圍之內。所以,在獲得金獎的3件作品中,有2件完全無題,1件僅有名款;而在獲得銀獎的作品中,畫內完全無題者有1件,僅有名款者6件,有畫題加名款者3件,有名款加年款者2件,有題款者僅有1件;在獲得銅獎的作品中,畫內完全無題者有17件,僅有名款者7件,有畫題加名款者7件,有名款加年款者3件,有題款者6件,畫外有題者1件;再看110幅獲獎提名的作品,畫內完全無題者有41件,僅有名款者30件,有畫題加名款者12件,有名款加年款者15件,有題款者11件,另有畫外題者1件。這一系列的統計,都提示我們注意當代書法與繪畫、繪畫與書法的關系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在無款和窮款居多的當代中國畫面貌中,中國畫與書法的關系已經不像古代繪畫那樣緊密,中國畫對于書法基礎的依賴也不像古代那樣成為一種必須,中國畫不僅在基礎上游離于書法之外,而且在審美上、品評上也脫離了書法的規范。中國畫在20世紀的發展逐漸西方化的過程中,伴隨著書法在當代失去公眾性的整體走向,也逐漸脫離了書法的基礎,而由此建立起了一種與當代審美相應的造型的基礎。個中的原因還有:1.畫家已經不擅書法;2.以西方繪畫為結構方式的畫面中已經不容書法的加入;3.不求意境的當代國畫審美也不需要“畫之不足,題以補之”。因此,當代中國畫的主流樣式中,題款的方式已經退居到次要的地位。書畫在歷史上同源、同法,現在已經分道揚鑣。
當代中國畫的主流已經不講究書法的基礎、書法的功力、書法的水平,那么,我們來看當代畫家的書法,已經很難有上一代畫家那樣的整體水平。實際上,字寫得好的已是鳳毛麟角,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畫在發展中的問題。當然,問題不是一天產生的,而解決問題的努力更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如果中國畫還要恪守其民族繪畫的樣式和審美的特點,那么,重新連接國畫與書法的關系,才有可能將中國畫從發展的歧途中領入正道?;蛟S是根據這樣的基本考慮,由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以“書畫同源”為名的“全國著名畫家書法展”5月20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個展覽是一種現實的警示,也是一種現實的反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