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佳得士匯聚中韓日作品
港佳得士匯聚中韓日作品
港佳得士匯聚中韓日作品
香港佳士得于五月二十八日舉行“亞洲當代藝術”春季拍賣,推出一百六十件來自中國、韓國、日本,以及首次加入印度及巴基斯坦的當代藝術作品,總估值達二千五百萬港元。此外,佳士得亦搜羅一批東南亞當代藝術作品,于同日的「現(xiàn)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拍賣會中推出。
佛陀安坐留聲機
在韓國當代藝術家中,白南準的錄像裝置雕塑《Enlightenment78 RPMs》,估價二百萬至三百萬元。白南準是創(chuàng)造媒體藝術歷史的先驅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已以電視機為主角,作為個人的藝術元素,一九七四年起,白南準在作品中以佛陀塑像與電視機并置,首次探討東方哲學與西方媒介的撞擊下所產生的火花。《Enlightenmetn78 RPMs》作于一九九○年,展現(xiàn)佛陀安詳地坐在播放音樂的留聲機上冥想,藉由音樂所隱涵的冥想力量,點出東西方對談的話題,跨文化的沖撞與共存。
另一位韓國藝術家盧尚均作品,以大量的同色亮片形成多層次的視覺空間,有如編織般的表面,其《阿彌陀佛像》及《眼淚V》,均估價二十五萬至三十五萬元。
日本當代藝術家三宅一樹的雕塑作品《素腳詞》,深入探討了西方雕塑形體與空間量感,與東方美感標準之對應。其作品特意將東方女性特有的優(yōu)雅的線條放大,并選用細致柔軟的白扁柏及榧樹木,榧樹木自日本平安時代便常被用作雕刻佛像之用。這件作品估價八萬至十二萬元。
鏡子絞刑枷入畫
Atul Dodiya是印度最具潛質的畫家之一,印度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在其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今次拍賣推出作品《Devoured Darkness Series》,提出了對自由和恐懼的彷徨。在其作品中,枷鎖變成真實的恐懼,鏡子成為了自我反省的物象。鏡子、絞刑枷和繪畫,在作品中代表了人們的恐懼及自由。作品估價六十二萬至七十七萬五千元。
另一位印度藝術家Subodh Gupta在創(chuàng)作中不斷反映出他在新德里的生活情景,其油畫作品《Idol Thief》,估價二十四萬至三十九萬元,用相片般真實的描繪手法,配以照相鏡頭般地聚焦與失焦效果,呈現(xiàn)出似夢似真的情境。
佳士得之“亞洲當代藝術”及“現(xiàn)化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拍賣,將于五月二十八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拍賣預展由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舉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