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孤品”全憑陶瓷大師巧手捏
“精美孤品”全憑陶瓷大師巧手捏
“精美孤品”全憑陶瓷大師巧手捏
一個人能眼見一件或兩件陶瓷大師巧手捏出的紫砂精品已屬不易,而記者5月17日在南湖公園卻同時目睹了大師制作的“天際”、“高泉”、“德福”、“秋韻”、“陶源壺”、“紫泥影韻”等20余件形韻兼備的精美紫砂精品。這些作品全部出自江蘇宜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之首李昌鴻惟一入室弟子王小君之手。
今年49歲的王小君是第一次來沈陽,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真正的紫砂只出于我國江蘇宜興,始于宋而盛于明清,成為一種獨特的紫砂文化藝術。目前,在拍賣中最著名的是,一件清乾隆剔紅饕餮夔龍紋紫砂壺以147.7萬港幣天價成交,一件“金沙內用”紫砂提梁壺以55萬元人民幣成交。
王小君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在二十多年的陶藝工作中,他潛心研究古今陶藝,曾先后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展覽,獲重大獎項十多個,其中《大金福壺》獲全國工藝品、國際禮品博覽會金獎。他介紹說:紫砂壺之美在于它集壺泥、色、形、款、章、題銘、繪畫、書法、雕塑、篆刻諸藝術于一體,而這些藝術的表現憑的全是陶瓷大師的一雙巧手。在制作時,先把泥塊打成厚薄均勻的泥片,然后做壺身、手把、壺嘴、壺蓋等,精加工中還要考慮一些精美裝飾,如貼花、繪畫、雕刻等,最后再燒制。王小君還清晰地記得,幾年前,周恩來紀念館需要一把紫砂壺用于陳列,他接受這一重任后,精心設計,經過一個多星期晝夜守護,一件紫砂精品終于誕生。如今,有人想出資10萬元讓他重作一把,但被他謝絕了,他說:每件紫砂精品面世之后就成了“孤品”,不可能再會有第二件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