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昇《竹石圖》
管道昇《竹石圖》
管道昇《竹石圖》
時間:2006-05-22 15:47:00 來源:
市場
>管道昇《竹石圖》
管道昇,元趙孟頫\妻,字仲姬,生于南宋景定三年,卒于元延祐六年,享年57歲。一般說她是浙江德清人,但上海地方志又謂她是上海青浦人。元延祐四年(1317年)封魏國夫人,世稱管夫人。擅詩、文、書、畫及刺繡。她的楷書和行書,“秀潤天成”,董其昌說與趙孟頫\“殆不可辨同異,衛夫人后無儔”。衛夫人是書圣王羲之的老師,有歷史記錄的第一位女書法大家。
管道昇28歲嫁與趙孟頫\。傳世的管道昇的作品中,有些明顯有趙孟頫\的痕跡,而《竹石圖》則以其獨特的娟秀嫻淑洋溢出女畫家才有的靈氣。圖縱87.1厘米,橫28.7厘米,紙本,墨筆。土坡上立一奇石,左邊是一高一低,一濃一淡兩竿修竹,右下是一叢竹葉。竹葉上挺,謂之“晴竹”,畫時下筆須略帶逆勢藏鋒,然后以中鋒重按掠去,至葉尖處疾挑而出。梢頭結頂,挑出時尤須注意左右顧盼,姿態生動。學過書法的人有體會:書法中的“撇”,用筆多是自右上而向左下,而畫中“撇葉”則須自下而上、向左右兩向撇出,筆力用不上,有一定的難度。管道昇的撇葉,雖抵不上趙孟頫\的厚重,但是筆力尚強,竹葉的粗細變化也恰到好處,獨具豐采。奇石先以淡墨勾廓,由淡而濃皴出結構,然后用淡墨渲染,濃墨點苔,顯得清新濕潤。畫上的詩塘,有董其昌識云:“管魏國寫竹,自文湖州一派,勁挺有骨,與宋廣平作賦正相反。”
管道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后代,“趙氏一門”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趙雍、趙麟、趙彥正名冠一時。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元仁宗曾將趙孟頫\、管道昇及子趙雍的三段書跡裝為卷軸,“命藏之秘書,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也。”趙孟頫\晚年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貴傾朝野,但趙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為官,依然受擺布而不得施展抱負,常因自慚而心情郁悶,故潛心于書畫以自遣。管道昇曾填《漁父詞》數首,勸其歸去。其一曰:“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延祐五年,管道昇腳氣病復發,經趙孟頫\多次上書請求,次年四月,方得準送夫人南歸。五月中旬,途經山東臨清,管道昇病逝于舟中。三年后,趙也去世。兩人合葬于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