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意象 畫作之中 (曲中直 文)
萬般意象 畫作之中 (曲中直 文)
萬般意象 畫作之中 (曲中直 文)
時間:2006-05-18 15:18:00 來源:5月19日-22日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其畫作精品120幅
市場
>萬般意象 畫作之中 (曲中直 文)
 |
欣聞蹤萍先生從藝五十載,將於5月19日-22日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其畫作精品120幅,觀蹤萍先生畫作,記者就在留心其畫面的同時,刻意透過畫面,捕捉其內在的含義。譬如,在其《雄鷹》圖中,畫家通過“雄鷹”這一意象,傳達的就是身在顛峰之上,意在八荒之外,任千鈞巨雷、萬里長風,我自巋然不動的堅忍不拔和豪邁氣概;而在《戲雪圖》中,畫家已然改變了在《雄鷹》中的剛強和堅韌,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紅梅更紅,青松更青,無疑傳達出了堅貞、樂觀的高尚情懷,正如陳毅元帥的詩中所說“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畫家的堅強意志躍然紙上、可觸可感。在1990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這幅《戲雪圖》前觀者如堵,聚焦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那么,畫家蹤萍先生胸腔中奔騰著的是一顆怎樣的心呢?《當代中國》畫報社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徐笠翁先生語頗獨到,茲引在此,他說:“意念之產生,須進入一種狀態,此狀態權稱之為藝態。藝態之形成,須與天合一,與地合一,與人合一,外觀,內省,上視,明心見性,開悟通靈。如是,方能最徹底,最深入地打開自在之門,深層次、多角度地獲取整個宇宙,多維時空的信息,經百練成金,歷九轉成丹,而產生豐富、鮮明、深刻、優美之意念。”
無怪乎,一些大作家、大學問家、大詩人皆入于內而形于外,看似癲狂,實則藝態也。如太白追月、老子入道、屈子問天、東坡長嘯、劉伶狂飲……諸如此類,形形色色,不勝枚舉!而至于蹤萍,則揮灑如椽,潑墨于宣,成為《中天門》、《鵬程萬里圖》、《虎嘯巖》、《九曲》、《天山天池》、《觀潮圖》、《十八羅漢朝南海》、《墨竹圖》、《娥眉棧道》、《紅梅呤》、《清荷》、《聽濤圖》等等,更有《閱江樓》、《春滿人間》!
這些作品或高尚,或磅礴,或精妙,或細致,或情懷,或意志,或運力千鈞,或柔弱如絲,全方位顯示了蹤萍先生的豐富多姿和博大精深。
究其所以,無非師法造化,崇尚自然,他上天池,為飛瀑長舞;登黃山,聽松濤高唱;訪娥眉,棧道上九天,木舟泛千浪;去武夷,虎嘯十八巔,茶飄九曲香;江畔神女嬌,山麓果樹黃……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自然萬物,人情世態,無不入其法眼,讓他了然于胸。如此這般,才造就了他今日的輝煌!連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總統克林頓也聞蹤萍之大名,及至《鵬程萬里圖》,不禁感慨萬端,欣然提筆,修書一封,贊其畫作曰:“非常感謝您贈送的特別禮品——中國畫《鵬程萬里圖》,它代表了中國人民的精神與文化。”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