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舉行開幕新聞發布會
文博會舉行開幕新聞發布會
文博會舉行開幕新聞發布會
昨天,第二屆文博會開幕新聞發布會在五洲賓館舉行。發布會明確提出:本屆文博會的核心功能是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王永章,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宣傳管理司司長金德龍,新聞出版總署計財司司長孫明,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友君,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出席了發布會。
王京生指出,文博會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中宣部的直接指導下,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共同組織和關心支持下,深圳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精心策劃,認真籌備,確保本屆文博會各項工作萬無一失。
與首屆文博會相比,第二屆文博會的特色更加鮮明。一是定位更加明確,內涵更加豐富。核心功能是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這也是文博會區別于其他文化類展會的重要特色。二是在規模和專業性上有新突破。參展規模比首屆增加了近二倍,參展企業增加了一倍多,專業觀眾達2.1萬多人。三是市場化運作程度更高。堅持“企業辦展、政府辦會”的原則,以買定展。四是突出出口導向,強化交易功能,在招展的同時更加注重招商,吸引賣家和買家共同進場洽談交易。五是社會廣泛參與,對文化產業發展拉動效應顯現。在首屆文博會設置大芬油畫村分會場取得成功的基礎上,本屆文博會形成六大分會場,客觀上反映出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六是文博會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光臨本屆文博會的,既有國內外高層領導,又有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來自全國各地的70多位省部級領導,柬埔寨、韓國、毛里求斯、塞黑、委內瑞拉等5個國家的文化部長將出席文博會。展會期間,還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文化名人、使領館人員、僑商以及3400多名海外參展商、采購商、專業觀眾蒞臨。
為了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第二屆文博會展示和推銷的不僅僅是“中國加工”、“中國制造”,更多的是追求“中國概念”和“中國創造”,實現中國文化產業水平的總體提升。
其中,1號展館中國文化產業成果交易館是“中國概念”和“中國創造”的綜合展示陣地。王永章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1號展館中,全國共有34個省(自治區)、市政府組團參展,100多個文化企業也同時展示風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水平將得到集中體現;《中國文化產業2006投融資項目手冊》將在文博會期間發布,該手冊集中了全國21個省、市的2000多個投融資項目,涉及金額700多億元。通過這些,文博會將致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產品交易平臺。
文博會上,中國數字電視是一大亮點。金德龍表示,經過3年的試點工作,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有線數字電視的新體系,目前,全國開播了100多套數字付費頻道,青島、杭州、深圳、綿陽、梧州、南陽等城市已基本完成了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
新聞出版行業在本屆文博會上顯示出強大陣容。孫明介紹說,全國新聞出版業高度重視本屆文博會,派出了597個單位企業參加展示,尤其是圖書出版行業的參展團有400多家,占全國圖書出版業的七成份額。配合展示還將舉行“印刷業國際論壇”。新聞出版業期望通過文博會,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新聞出版蓬勃發展的好勢頭,擴大交流促進發展。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友君在會上介紹了廣東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廣東團的參展情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