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談首次評選“民間文化守望者”
馮驥才談首次評選“民間文化守望者”
馮驥才談首次評選“民間文化守望者”
他們是沉默的脊梁
由今晚傳媒集團參與主辦的“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人物評選活動昨天在津揭曉。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天津文聯主席馮驥才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說,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的評選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實際上我們有兩支非常艱難的隊伍在田野里面,他們堅持著自己的事業———一支是我們民間文化傳承人的隊伍,在現代化沖擊下,艱難地傳承著我們的民間和民族文化;還有一批人就是守望者的隊伍,他們是傳承人的幫助者,也是我們民間文化的幫助者,是自覺的文化人。
在即將出版的《民間文化守望者》一書中,馮驥才寫到,民間文化守望者是沉默的脊梁。“人身體最承重的部分就是脊梁,但是脊梁平常是看不見的,有時候承重過重,你會聽到‘咯吱’一聲,但是它還是頂住了,每一項事業里面,都需要一種脊梁”。馮驥才說,民間文化的守望者實際上就是我們民間文化事業的脊梁,是我們文化的英雄。所以我們評審他們的目的,和其他或已往的評選是截然不同的,是沒有任何商業因素的,是一種純精神的評選,是為了弘揚一種奉獻精神、一種文化情懷。這也是一種活法,這種活法就是為思想而活著。
馮驥才說,很高興有許許多多的網民能夠參與進來,在此過程中,也參與了我們這樣一種價值觀,所以舉辦這樣一個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日’的目的是要喚起社會各界對我們民族文化的關愛。我們的11位獲獎者都有自己非常感人的故事,比如,在新浪網投票時排名最后一名的臺灣民間文化工作者黃永松,一直關心我們中華文化共同的根,他不僅搜集整理臺灣地區的民間文化,而且還深入到祖國大陸的田野考察,足以證明其內心深摯的愛,最后被評委們一致投票通過從而入選;獲獎的5個人里面,葉星生和李玉祥直到今天都沒有結婚、成家、生子,從中就可以看出我們這些守望者的一種精神,因為李玉祥背著照相機整天在古村落里面,葉星生不是在西藏的八角街就是在自己的藏室里;還有鄭云峰,就靠自費打造的那條小船,在長江一漂就是十幾年……這樣的民間文化守望者又怎能不讓我們感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