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嘉恒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年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江蘇嘉恒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年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江蘇嘉恒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年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2006年元月10日,本公司舉辦了首場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著名美術評論家黃燎原先生認為:“這場拍賣會在現在中國,具有特殊的前衛意味。”“在這個時候做這樣一個專拍,應當說風險與機遇共存。”同時,黃先生也預言:“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正如星星之火,燎原是必然的態勢。”拍賣會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張曉剛、楊少斌等畫家均創造了當時的個人最高價。此后,正如黃先生所預言,中國當代藝術拍賣迅速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并延伸至紐約、巴黎、倫敦等國際市場。元月15日,中鴻信在北京舉辦了當代藝術專場拍賣,3月30日,蘇富比在紐約舉辦了亞洲現代藝術專場。中國當代藝術已成為拍賣市場新的熱點。2006年春拍,本公司繼續推出中國當代藝術專場。這一專場共有拍品62件。數量雖不多,卻貫穿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全部歷程。
中國當代藝術是從“傷痕美術”發展而來的,但時隔不久,這批畫家很快從“傷痕”轉向鄉土風情。如果說“傷痕美術”更多的是反思和控訴的話,那么,“鄉土寫實”繪畫是真正使藝術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來,而且是更情感化、生活化,更深入地反映現實。作為“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羅中立在《父親》之后,也轉入了鄉土寫實的創作。本次拍賣推出的《風箏》是羅中立鄉土風情的代表作,反映了作者對大巴山人生存狀態的關注,對中國農民命運的思考。《過河》亦是羅中立常畫的題材,同樣凝聚了畫家的鄉土情結。“傷痕美術”的另一個重量級畫家何多苓的畫風不斷改變,其作品《舞動的女人》展現了少女優美的曲線。尚揚在多次深入黃河腹地之后,產生了從“鄉土”的角度表達中國西北之雄渾的念頭,筆端不斷出現黃河和貧瘠的黃土高原。油畫界因此有了“尚揚黃”的傳說。《E地風景之Ⅱ》是尚揚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
85美術新潮運動,是繼“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在中國出現的又一次聲勢浩大的文化運動。這一時期,“理性繪畫”和“生命之流”占據了主要位置。以周春芽、管策、葉永青、張曉剛、王廣義為代表的“八五新潮”藝術家的作品再現了充滿激情和理想的歲月。周春芽的《生活象花兒一樣美麗》,男女主人翁曖昧親密、緊緊相擁,蘊涵了畫家對生命的體驗和思索;《山石》是周春芽石頭系列的重要作品;管策的《浮游系列》帶有某種氣質性的敏銳和謹慎以及傷感,使藝術包容更多自然的印記和抽象的思維,他以完全個性的經歷、經驗表述對于存在的觀點。《小妹妹》是葉永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曾參加1994中國油畫批評家提名展和1995年巴塞羅那莫尼卡當代藝術展,張曉剛、王廣義的版畫也都十分精美。
龐茂琨是新風典風潮的主要畫家。《花季二》、《彝族少女》遵循古典美學的原則,體現了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散發著華麗的貴族氣息。作為“政治波普”重要代表。魏光慶“紅墻”系列,產生過廣泛影響,此次上拍的《三十六計》,一定會引起更多的關注。新生代畫家郭晉的《茍合的陽光》、鐘飆的《晚上好》、任小林的《西湖之夢•花影》以個性化的表現方式,抒發了畫家內心的感受。新表現主義畫家洪凌的《淡野蓉花》、段正渠的《人體》、《藍色隨想》、陳衛閔《摩凡陀》、曾梵志《老虎》,以固定的繪畫語言,展示了非同一般的獨特性和表現魅力。艷俗藝術是中國當代藝術經過了“政治波普”和“玩世現實主義”之后的又一藝術潮流,俸正杰的《變形的人體》、何森的《有玩具鴨的少女》、尹朝陽的《毛主席》、趙能智的《2003NO.15》、季大純的《什么風景最美好》,通過艷俗的繪畫語言,表達了藝術家對中國當代社會的某種獨特感受。女性藝術對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起到特殊的推動作用。本次拍賣,女性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有:徐曉燕的《輝煌系列》、劉虹的《人體》、曹靜萍的《蝴蝶》等。
進入新世紀,中國當代藝術逐步向多元化發展,涌現出一批新銳明星,他們頻頻出現在國際大展和國內外拍賣市場上。楊千的《浴室•北京NO.20》、薛雁群的《裸女》、楊國辛的《好果子》、楊冕的《2005美麗標準NO.1》、羅發輝的《玫瑰2001NO.18》、石心寧的《無題》、章劍的《天安門》、熊宇的《憂傷的男子》、沈娜的《無題》、朱海的《瞬間》、冷軍的《椅子上的柿子》,體現了藝術家們以自己特殊的語言方式及風格化與潮流拉開的距離。
與中國書畫和傳統油畫相比,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拍賣才剛剛起步,中國當代藝術可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