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之結---陳宇飛作品展序:
不解之結---陳宇飛作品展序:
不解之結---陳宇飛作品展序:
時間:2006-05-17 10:40:00 來源:
名家
> 不解之結---陳宇飛作品展序:
 |
栗憲庭
“結”作為名詞,在中文里經常用以形容內心難解的郁結意象。早在魏晉時,社會的黑暗使一些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內心充滿了痛苦,因此,諸如“胸中塊壘”的詞匯就常出現在他們的詩中,此后,“塊壘”也多被歷代文人所喜用。塊壘即“結”。著名的蘇東坡也曾在他的繪畫中用“樹結”形容他心中的結。“結”變成通俗漢語即是“疙瘩”,口語里也常說“他心里有疙瘩”。塊壘、結、疙瘩,即是形容物象的詞匯,也是描繪內心狀態的語言,這是漢語的一種特征,所謂比、興、意象化之類。
我用《不解之結》為題為陳宇飛作品展作序,是想指出陳的作品中人物和其它物象,多以疙里疙瘩的結狀造型來塑造形體。一方面這個“結”狀物成為其語言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結”狀這個意象感受到作者內心的郁結。
陳宇飛早在1984年的作品,就使用了意象化的手法。當時的作品,或以凝固了的、仿佛被擠壓得變了型的人物形象,或以擠壓在一起的人群,來表達他的生存感覺。80年代中末期,他的作品曾出現輕松、幽默的情調,但90年代以來,早期作品中的壓抑情緒又回到了其作品中,而且作品開始出現“結”狀的言語。“結”是組成人物、物象的基本造型手法,又是用擁塞的人群構成畫面整體效果的方式,使畫面充滿了透不過氣來的壓抑感。這種壓抑感無疑來自他的生存感覺,無論是吃快餐的人群,為生意奔忙的人群、擠車的人群,還是如爛肉般堆積的人群,即成為作者眼中非人的生活狀態,又是作者對自己內心狀態---擁塞、緊張、壓抑的意象表達。
1996年11月20日
精神自傳:
顧丞峰
這里即是一個當代藝術家的精神自傳,也是一個當代知識分子的對所面臨精神生活的困境的肆意揮寫,也許這個變化紛繁的世界會在凝固的瞬間給藝術家帶來某種平衡,雖然這種平衡看起來更像是一種自我安慰。
陳宇飛生活在一個即擁有當代又似乎遠離主流的中等城市。他所處的邊緣地位和他擁有的焦慮形成了對比,這種對比使得他顯得在小環境中每每郁郁寡歡。當然他從不停歇地感受著當代社會投給他的一切,在這一點上他又與同時代的任何出色藝術家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
他已是一個幸運的人;他尋找到了一種擠壓和擁塞的語言方式-----一些似乎凍結和痙攣般的形體,游魂般地在城市中尋找,尋找一個已經消逝了的家園,尋找曾經失去的自我。他并不直接陳述城市的空間和對象化的實體,在他的畫面中人的形體中迸發出的一種呼喚和企盼正是對這個“既不可能繼承原有模式,也不可能全面現代化”(陳宇飛語)的周遭背景所能做出的最低限度反映。于是,將現實資源注入心理活動痕跡,將現實情景轉變為意象化現實成為他的唯一選擇。
他又有某種不幸;既然他注定要做一個精神的流浪者,對自己和對環境的不滿以及否定就成為他的宿命,看來這正是他的選擇。不論他能夠在圖像史的序列里占有哪種程度的成功,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確認:在面臨后代的追問時,他可以自豪地說:
我曾經生活在這個時代!
1998年
永遠停車:
——陳宇飛新作展
左靖
廢舊汽車,作為當代藝術家最樂于表現的符號之一,由于地域與語境的差異,顯現出不同的視覺取向。如法國雕塑家Cesar的壓縮汽車的系列作品,著眼于汽車本身因力的作用而發生的并非隨機的變化,最后的結果取決于組成汽車各個不同構件材料的強度以及施力的方向。這些整體團塊結構的視覺沖擊力來源于人們對人為的異常狀態的好奇。而Arman則熱衷處理一些汽車零件,取消它們的實用功能,使之進入另一種秩序之中。Arman1982年的裝置作品《長期停車》,就是把60輛汽車嵌入一個巨大的立方體混凝土中,60輛汽車作為60個部件組成一個極其奇特的“停車”概念。
與Cesar和 Arman對廢舊、破敗的迷戀相同的是,陳宇飛向我們展示了一輛正在潰爛的吉普。三幅作品近乎全景式地陳述了一個物體在自然法則仲裁下的命運,它們給你一個無法深入的表象。因為某些觀念的深入人心,人的因素在這里已經無關宏旨。我們注目的僅僅是某種自然的色相,它即使有生命,也只是物的生命,或許我們已經看到了人在其上的投影——轉化已經實現。進一步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狂飆突進式的精神性已被替代,甚至連陳宇飛從前筆下的那些夸張、變形的眾生也已退出了舞臺。盡管我們仍處于憂慮之中,但幾乎所有的人都知趣地卸下了負載。人的退場與物的登臺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大特征,我驚異于歷史竟有著如此明晰的分期。我們隨波逐流,重新陷入對物的關注,或對作為物的個人的關注之中。
陳宇飛新作展“永遠停車”是三段論:2021綜合藝術活動的一個堅強的插部,就像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我幾乎忘記了它所有的旋律,但第一樂章那氣勢洶洶的“侵略插部”,卻總也不能忘懷。
2002年7月4日
通信地址:
郵碼:230009
合肥市屯溪路193號
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陳宇飛
移動電話:0551-3191227
手機:13075555662
E-mail: cyfstudio@yahoo.com.cn
cyfarts@126.com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