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松巖《莫愁湖》
錢松巖《莫愁湖》
錢松巖《莫愁湖》
錢松巖《莫愁湖》
《莫愁湖》是已故山水畫大師錢松巖先生于藝術巔峰期的代表作之一,著錄于香港永基公司1985年掛歷。
錢松巖先生采用“平遠法”將莫愁湖園林入圖,整幅畫以湖光山色為主體,輔之以假山、柳帶、亭閣、游船。從繪圖技法來看,錢老以古澀樸拙的筆法繪出下方老柳主干,又用“錐劃沙”線條寫出柳枝,再以散鋒潤墨順勢間點破畫出柳葉,然后由下向上錯落有致地隨機生發出沿岸數棵垂柳;在畫面的上方用其善長和頗見功力的“蟲蝕木”筆墨,勾畫出此園的標志性景物——郁金堂的樓堂廊閣以及周圍的石岸草木,并以疏淡簡略的筆墨勾出水紋,再于水天一色中補上幾條隨意蕩漾的小舟。他用花青涂抹亭堂之頂,以朱砂勾出雕欄,將石綠染翠草木,畫上方頂邊以古拙之趣、且楷且隸的筆法題“金陵勝境莫愁湖”款識,并于畫面下方各鈐上意味雋永的兩白文印“生命不息”和“大好河山”。
《莫愁湖》顯示了錢老獨特的山水畫觀。畫面下方正中葉枝茂密的老柳,不僅穩住了畫面的重心,增加了畫的氣勢,而且與遠處的郁金堂四方亭相呼應,因此拓寬了湖面,增加了層次和景深,達到了烘托遠處主體的效果。畫面整體布局采用了以近處沿岸垂柳虛景,緩緩引出遠岸郁金堂亭廊實景的環形構圖,而湖水波紋的似有似無,遠處山巒的若隱若現,也顯示了虛實結合的繪畫技法,顯得意境幽渺。盡管圖中并沒有直接繪出,但觀者可從畫上回廊的圓門中隱約可見的觀魚池,聯想到佇立于池中發結高聳、素裙垂地、手挎桑籃、神情憂戚的“莫愁女”,并產生無限的詩情畫意般的遐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