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確定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確定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確定
黑龍江九項上榜
黑龍江文化遺產擬申報國家級保護名錄
東北網5月13日電 12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日前確定,黑龍江省有九個項目列入其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祖輩留下的厚重的文化財富。范圍包括:口頭傳統,以及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以及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省向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申報了十二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在已經公示的501項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我省九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榜上有名,分別是:達斡爾族“烏欽”說唱、達斡爾族“哈庫麥勒”歌舞、赫哲族“伊瑪堪”說唱、鄂倫春族傳統節日“烏侖木達”、鄂倫春族“莫蘇昆”說唱、赫哲族魚皮工藝、赫哲族和鄂倫春族共有的樺皮工藝、民間曲藝北派二人傳和東北大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