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淘寶”首戰告捷
“海外淘寶”首戰告捷
“海外淘寶”首戰告捷
昨天下午,由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會牽頭舉辦的首個“中國海外淘寶兵團”成員回到北京。金華青瓷收藏者王先生一下飛機,就跑去文物部門,他要給剛從日本淘回來的寶貝做鑒定。
在過去的7天里,“中國海外淘寶兵團”首戰告捷。“淘寶團”20名成員輾轉東京、橫濱、名古屋等地,大開眼界,和日本收藏家交上朋友,不少人淘到寶物。
該基金會干事牛憲鋒昨天向記者透露,這次“淘寶團”吸納的浙江買家是最多的,他們大包小包拎回來,雖然不是價值不菲的一流文物,但淘得的寶貝數量是最多的。
浙江買家鑒賞力強、購買力強
“我從沒在國內看到過如此造型奇特的香爐,三足像三只口袋,釉色均勻,連爐腳底都細細地上了釉。古人彈琴時用的就是這種香爐,爐底釉可以防止琴身被劃傷。”王先生和青瓷打交道已有20多年。這次,他買到一個很值的龍泉窯香爐。
對于香爐的真假,王先生有十足的把握:“現代的工藝是無法仿出宋時真品的,只要留心釉色等細節,就不難辨出真假。”
另一位浙江買家邱女士,在“淘寶團”里顯得格外突出。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她在和日本賣家討價還價時游刃有余,而且,她的鑒賞功夫也了得。
5月5日上午,淘寶兵團一行來到東京一家知名中國文物藏家的商店。對方搬出店內一些文物,邱女士一番打量,馬上認定贗品痕跡十分明顯。
牛憲鋒評價,浙江買家比較專業,和文物商人打交道時,一看就知是內行人,他們鑒賞能力強,購買力強,對古董價位較清楚,英語也不錯,淘寶空間比較大。
日本市場的東西比國內便宜得多
這次“國寶工程•海外淘寶行動”首站選擇日本,是因為5月初恰逢日本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古董和藝術品展會在東京舉辦,展出的古董有數十萬件,不乏中國文物。“對中國買家來說,這是個了解日本市場和淘寶的好機會。”牛憲鋒說。
金華買家王先生說,此次會展的展品遠比國內價格低廉,他用折合人民幣約1000元的價格買到一個清代木匠銅墨斗,而在國內市場起碼要花5000元才能到手。
據了解,目前日本文物市場遠不及中國繁榮,許多日本賣家不熟悉行情,而且民間文物收藏者中有把文物作為家用的“懷舊心態”,這使得日本中低端文物市場更接近舊貨市場。
“日本文物市場的東西價格比國內低很多,一旦淘到合適的物品帶回國內,獲利會很豐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浙江買家說。
牛憲鋒表示:最近幾年,海外市場的假貨也不少。此次組團出去是創建一個新的模式,邀請重量級文物鑒定專家隨團同行,為藏家淘到貨真價實、物超所值的寶貝提供了便利。“希望更多的浙江買家加入我們的隊伍。”
下一次,淘寶團計劃今年暑期組織第二批淘寶團前往北歐回購國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