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拍賣業進軍澳門首戰告捷
滬上拍賣業進軍澳門首戰告捷
滬上拍賣業進軍澳門首戰告捷
五一期間,一套清康熙御用紅木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大屏風,在崇源國際拍賣(澳門)公司在澳門舉辦的首場大規模藝術品拍賣會上,以8050萬元高價成交,成為滬上拍賣業首度進軍澳門的最大亮點。而這次足以寫入藝術品拍賣史的嘗試,在創下2億2千多萬港幣成交額的同時,也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潛力。
神秘買家買走天價屏風
這件由法國藏家提供的清晚期紅木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屏風,早在上海預展時就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肯定和贊揚,不少藏家表達了希望通過此次拍賣接其回家的愿望。
5月2日下午,該屏風從5000萬港幣起拍,現場先后有四、五位買家參與競爭。當價格超過6000萬后,只剩下現場158號和電話委托的109號兩家,前者在7000萬的價格前選擇止步,加上15%的拍賣傭金后這件屏風最終的成交價為8050萬港幣。出現在現場的158號買家是臺灣古董商、寒舍古玩公司總經理王定乾,他是去年在倫敦佳士得參與當今藝術品最高紀錄—————“鬼谷下山”元代青花瓷罐(兩億多港幣)競拍的唯一華人。在接受采訪時,他透露,自己是幫一位華人客戶參與屏風競拍,但最終的價格高于客戶的心理底線。通過電話參與競拍的109號在當天上午才辦妥所有競拍手續,使用的注冊憑證是澳門本地人的證件。記者了解到,真正的買家是一位說英語的外國人,天價屏風極有可能仍未回家。
中國當代藝術潛力無限
在華人西畫專場中,共成交了92件,成交率達到了61%,總成交額達到了3476.9萬元。其中有8件拍品成交額超過了百萬元。潘玉良油畫《躺在沙發上的女人》在眾多買家的追捧下價格一路上揚,最終成交價格達到了632.5萬元。林風眠的《格爾尼卡》是其少見的抽象作品,拍出了230萬元。31件參加過“第一屆中國油畫雙年展”的拍品,成交率達到了70%以上,成交金額大多超過底價數倍,充分說明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潛力。
隨后進行的中國書畫專場上,共成交了140件,成交率達到了73%以上,總成交額達到了5644.2萬元。共有13件作品成交額超過百萬元。其中沈周的《暗香疏影圖》成交額達到了874萬元。許多畫家的個人記錄被刷新。林曉的一件國畫作品《觀音像》達到了218.5萬元,創下了該畫家個人作品的最高記錄。唐云的《春園鴿影圖》也刷新了畫家個人的記錄。謝稚柳的《桐蔭仕女圖》、張善的《松蔭問道圖》、黃賓虹的《天都勝跡圖》、林風眠的《村婦圖》等都以很高的價格成交。
中國古董專場和宮廷珍寶專場,無論是拍品的質量,還是參加拍賣的收藏家,都使該專場成為近幾年來最為重要的古董拍賣專場。共成交了49件作品,成交率達到了71%。總成交額有12821.1萬元。其中5件宮廷珍寶全部成交。幾件青銅重器以及彩色釉陶打馬球女俑、神人騎虎刻石等均以善價成交。珠寶名表專場成交金額也接近千萬。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