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視覺藝術家作品聯展免費開放
當代視覺藝術家作品聯展免費開放
當代視覺藝術家作品聯展免費開放
“上海當代視覺藝術家作品聯展”近日免費開放。
在上海松江大學城,有一只世界上最大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它就是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昨日是“五一”長假的最后一天,不少上海市民特意趕往松江,不僅要一睹“眼睛”風采,更在這座眼睛形態的建筑中,享受一次藝術想象之旅。
“過程——上海當代視覺藝術家作品聯展”近日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舉辦,并向市民免費開放。在大“眼睛”里,展覽分雕塑、繪畫、奇石三部分展出,展品共100余件。“此次聯展匯聚上海當代藝術教育領域中的50位藝術家作品。”學院藝術中心主任龔彥表示:“他們都是從美院走出,成為藝術家,又開始從事藝術教育,這種‘過程’很有意思,因為只有‘過程’,才會使結果具有難以磨滅的印記、意義和價值。”
塑造“靈”與“魂”
“眼睛”里的一件件造型獨特的雕塑作品,吸引了無數眼球。其中,幾組女性題材的雕塑更是令人意猶未盡。
青年女雕塑家向京的雕塑,總是處于某種特別的情境之中。瞧,那個掀起衣角,挺著大肚子的少女,是在訴說自己的無助還是悔恨?向京經常在雕塑中表現一些女孩相當私密的情境,她對此不是簡單的再現,而是用略帶夸張變形的寫實手法塑造她們,用濃郁的色彩強化她們。正如向京所說,她塑造的不是人物,而是靈魂。
同樣是塑造女性,雕塑家楊劍的光頭女人雕塑則拒絕了任何可以增添女性魅力與風采的修飾成分,甚至將女人人體所有的毛發都剔除干凈,因此她們是真正的裸體。盡管這種高度逼真的塑造依舊沿用了傳統雕塑的一切元素,然而它們給我們的仍是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
要做視覺產業的吶喊者
在二樓幽暗的展廳里,地上有一段投影文字閃閃發亮:“我們要做中國視覺產業的吶喊者……”陳逸飛、朱德群、夏葆元等名家以及一批學校兼職教授的油畫、國畫作品在這里展出。
現代烙鐵肖像畫家錢大統,克服烙印技術使用之困難,一把烙鐵、一片櫸木薄板,短短十幾分鐘,一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肖像“躍然板上”,使現代烙鐵肖像畫榮登大雅之堂。
曾有上海美術三杰之一的夏葆元,參展作品為四幅青浦寫生。雖為風景寫生,亦能從中看到其畫意之老到、妙趣;陳丹青的油畫《沈周與八大山人》,色彩古雅,畫中一軸畫卷、幾冊線裝書籍就將西洋畫法與中國繪畫的意境巧妙融合;而青年畫家路宏的兩幅《同行者》,取材電梯里的同行者,以中國傳統韻味的畫面表現了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
許多觀眾表示,希望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今后多辦類似高品位、高格調、高水平的視覺藝術展,向廣大市民開放,真正成為一所“沒有圍墻的藝術學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