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連接起生活——走進北京“七九八”
藝術連接起生活——走進北京“七九八”
藝術連接起生活——走進北京“七九八”
時間:2006-05-08 15:59:00 來源:
市場
>藝術連接起生活——走進北京“七九八”
位于北京酒仙橋的“七九八”藝術基地正如上海的泰康路、八號橋、莫干山路五十號一樣是藝術界人士津津樂道的地方,利用原先廢棄的老廠房,保持其原汁原味的特點,將其改建成藝術工作室,久而久之形成一個特殊的非常真實的藝術氛圍。
走進“七九八”,當看到廢棄的廠房和藝術如此相契合,讓人強烈感受到其魅力所在。一間連著一間的創意工作室和畫廊、風格迥異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屋外與自然相結合而渾然一體的裝置作品,不禁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建筑體上殘留下來的語錄以及年代久遠的路燈都會令人覺得這是否某種藝術行為?
產業化讓創意、生活以及藝術聯系到了一起,舊的東西讓現代人越來越感到彌足珍貴。走進“七九八”老廠房里,會感受到有這樣一群人用藝術做了一個大創意,于是創意和藝術把這一群人連在了一起。不同的藝術個體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頗具氣候的藝術團體,就是北京“七九八”的特色。這種創意產業基地與某些裝修豪華的藝術中心感受的區別所在,大概就是沒有那么明顯的人為痕跡,歷史和原創讓“七九八”在藝術界人心中每想皆醉。
如今的創意產業已經進入了藝術的N多領域,包括建筑、設計、雕塑、裝置……但藝術在老百姓眼中仍是曲高和寡的產業,對于不大了解藝術和創意產業的人來說,“七九八”也許依然是個陌生的地方。只有幾個美院的學生、做畫廊的人、藝術愛好者和幾個老外是“七九八”一天的觀賞者。因此偌大的藝術基地不免會有些冷清和空曠,就如上海的田子坊、莫干山路50號一樣,凡到有活動時必會吸引一大批關注創意產業和藝術的人,而平時則難免會有點冷冷清清。如何能夠讓老百姓自然而然走進這些場所去了解藝術和關注創意產業的發展,真正讓藝術和創意產業走進人們的生活,這依然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信息來源:新民晚報 胡晶/文并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