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沈陽世園會爆棚凸顯大眾“休閑饑渴”
“五一”沈陽世園會爆棚凸顯大眾“休閑饑渴”
“五一”沈陽世園會爆棚凸顯大眾“休閑饑渴”
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在“五一”黃金周盛裝啟幕,贏得了游人的空前熱情。從5月1日到4日的短短4天之內,游客數量達到120萬人次,創下歷屆世園會開園游客數量之最。
世園會的爆棚,折射出我國居民休閑消費心理的“饑渴”狀態:像世園會這樣的世界級休閑產品,還遠不能滿足人們休閑需求的高漲。
沈陽世園會是我國繼昆明之后,舉辦的第二次世界性的園藝盛會,7000多種精品花卉一展芳姿,展出面積、展品規模均創歷屆之最。在世園會開園的最初幾天內,買票、看花、上衛生間都排成了長龍,一個面積1萬平方米的玫瑰園日客流量竟然達到2萬人次以上。為了運送旅客,鐵路部門首次開行了長達30節車廂的旅游專列。
“世園會之所以火爆,除了推介有力外,花草園林這樣的休閑主題成為游人們的最愛。”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張思寧研究員說,世園會與自然和人文景觀不同,是園藝主題式的,賞花觀草,無須跋山涉水,勞神費力,在花草間穿行,適宜所有人群。
阜新的劉雪女士逛完世園會后說,游覽世園會與游山玩水感覺不一樣,心情輕松而且能讓孩子增長見識。“除了擠些,一天之內讓你看遍世界各種奇花異草,大家都很好奇和喜歡。可惜這樣有特色有意義的休閑項目,平常接觸不到。”
東北財經大學休閑研究中心副所長李仲廣博士說,沈陽世園會大受歡迎,折射出我國大型的主題性休閑項目太少了。目前我國休閑市場還處于培育階段,政府財力有限,企業看不清楚市場前景,投資舉棋不定。
“這就導致休閑產品單一,層次不高,高端服務被國外壟斷。”李仲廣認為,我國的休閑產品大多限于感官享受上,如節慶活動、KTV等,都很初級,而高端的情感和智慧型休閑不多,迪斯尼這樣的龍頭企業也沒有形成。供給乏力,就會讓消費者產生“休閑饑渴”。
“世園會人多爆棚,也反映出大眾休閑理念的不成熟。”李仲廣認為,休閑的本質是快樂,一天30萬人擠得摩肩接踵,連上廁所都費勁就沒有達到休閑的目的。休閑有三大前提:有時間、有錢、有需求。時間和金錢,對于國人每年有100多天的假期和人均超過1000美元的GDP來說,都已經得到解決,但需求模糊,就會產生“饑渴”感。
“旅游遠不是休閑的全部。扎堆跟風,從眾休閑,不了解休閑的本質,在我國是一種普遍現象。”張思寧說,在發達國家,人們有自己特有的休閑愛好,喜歡山水的就看山水,喜歡廟宇的就看廟宇,而不是像我國很多游客,哪里熱鬧就往哪里鉆。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游客來世園會的動因是聽電視廣播宣傳,或是親戚朋友推薦,“找樂”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
剛看完世園會的馮先生說:“長假不旅游就覺得什么都沒干。別人覺得好都來看,我們也來了,大家就像趕集一樣。”
“休閑饑渴”不僅集中在世園會,黃金周期間各大旅游景點、公園飯店也是人滿為患。
“化解‘休閑饑渴’,根本出路在于大力發展休閑產業”。李仲廣說,“加強休閑消費研究與教育,不僅可以改變大眾盲目的休閑觀念,而且還潛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休閑學的興起還會使休閑產業成為一個新的投資方向與熱點。”(信息來源:新華網 記者徐揚)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