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協副秘書長:中國拍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
中拍協副秘書長:中國拍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
中拍協副秘書長:中國拍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
“隨著中國經濟融入世界,已經走過20個年頭的中國拍賣行業也必然要走向國際化。”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鳳海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4月30日-5月2日,“崇源國際(澳門)2006年首屆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將在澳門舉行,這是中國內地藝術品拍賣公司向世界市場進軍的第一步。
“中國拍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上海的崇源在澳門舉辦拍賣會是中國拍賣業走向世界水到渠成的表現,就算沒有崇源,也會有其他的企業走出這一步。”王鳳海對記者說。
從1986年第一家拍賣公司成立至今,中國拍賣行業已走過20個年頭。目前中國流通領域內有拍賣企業4000余家、年成交額近3億元。
“當中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各行各業以國際化作為標桿的時候,中國拍賣業也看向了國際市場,一種國際化的理念也在業內漸次流傳開來。”王鳳海說。
縱觀2005年中國拍賣業,其中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拍賣市場逐漸國際化。不論是北京永樂國際拍賣公司得到佳士得商標使用許可,引進的國際化管理模式;還是力度越來越大的拍場跨國交易;或是北京華辰拍賣與美國蒂姆?雅戈畫廊聯合主辦的包括畢加索、雷諾阿、夏加爾等大師經典作品進入中國的展售,都是中國拍賣走向國際化的例證。
本次崇源國際(澳門)2006年首屆大型藝術品拍賣會,除了設置華人西畫、中國書畫、中國古董、宮廷珍寶四個中國傳統文化專場外,還設置了珠寶名表專場,共600余件拍品估價3億多元,其中清宮舊藏、青銅器物、佛像等“重量級”拍品不勝枚舉。
王鳳海說,以前一提文物拍賣,大家都把眼光放在香港、新加坡,而現在更多的人把眼光集中到北京來了,說明大家觀念上的一種轉變。而對于崇源此次的舉動,王鳳海認為,不論成功與否,“都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能夠對整個拍賣業起到促進作用”。(信息來源:齊魯晚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