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市場 蘇富比九月將再拍亞洲當代藝術
看好市場 蘇富比九月將再拍亞洲當代藝術
看好市場 蘇富比九月將再拍亞洲當代藝術
3月底,蘇富比拍賣公司在紐約亞洲藝術周上成功上演了中國當代藝術領銜的拍賣大戲,全部245件拍品有180余件來自中國。中國當代藝術一夜間在世界范圍內變得炙手可熱,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一位華人專家的名字———張曉明,多年擔任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中國當代藝術專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精深研究為她鋪平了進入蘇富比的道路。
張曉明說,在紐約的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拍賣中涌現了許多新客戶。據她統計,買家中有52%%來自美國,34%%來自亞洲,中國當代藝術產生的國際性關注,令蘇富比專家們吃驚。在30多年的發展中,中國當代藝術產生了驚人的變化,已不再是地區性的而躍升為國際化市場。甚至蘇富比過去成交率不高的裝置藝術也拍出了不錯的成績。對此變化蘇富比專家同樣需要一個認識過程。在張曉明和她的團隊看來,這場拍賣給她們帶來了希望,她們有責任把優秀的中國當代藝術引領到國際舞臺。
雖然在對中國當代藝術的選擇上不排除某些藏家的獵奇心理,張曉明對此也并不否認。但仍有絕大多數的藏家被中國藝術的文化性和本土的特征所吸引,中國藝術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了獨立創新的姿態。許多客戶喜歡中國的新水墨畫,喜歡陳逸飛等寫實畫派畫家的作品,抱著對中國藝術欣賞的心態,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迷戀日益引導著他們的收藏,這是一位華人專家帶給我們的自信。
面對當代藝術的爆炸性膨脹,冷靜對待的態度是避免泡沫麻煩的最好方式。中國藝術市場曾一度缺失,藝術品被私下交易或相互饋贈,因此,今天的火爆是一種正?,F象。中國的藝術拍賣與國外不同,藝術家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原屬于畫廊的角色,張曉明更多的是用一種豁達的心態看待這個問題,“市場近幾年才剛剛成型,火爆才剛剛開始,市場的發展與機制相關,未來作品的價格和定位會通過市場自發表現出來,大浪淘沙始見金同樣是藝術市場的規律。但中國的拍賣市場的確存在一些微弱的泡沫,每年幾百場的拍賣活動良莠混雜,一定時間內的暴漲后可能會出現一些調整。”
美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畫廊開始經營中國當代藝術,Ethancohen Fine Art畫廊、Michael Goedhuis畫廊、chambers fine art畫廊、mary boone gallery畫廊、mox profece gallery畫廊、china:2000畫廊、marlborough畫廊,張曉明隨口可以說出數家,市場已經打開,只等好作品涌出來。2006年紐約蘇富比的第二場亞洲當代藝術品已經定在9月份舉槌,接下來的演出是否精彩,就要看今天的準備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