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拍場 乾隆腰刀先聲奪人
香港拍場 乾隆腰刀先聲奪人
香港拍場 乾隆腰刀先聲奪人
清乾隆御制“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自3月初在京滬等地預展中亮相后,就備受各界人士關注,日前其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更是大顯身手,以4604萬港元的高價被一內地私人藏家收入囊中,從而一舉打破了中國御制工藝品拍賣記錄。
此次香港蘇富比春拍推出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和寶騰隆盛——乾隆珍寶及德安堂白玉收藏專拍兩個專場,分別拍得1.59億港元和1.8億港元的成交額,再次顯示了中國瓷器珍玩巨大的市場誘惑。
內地買家連下“兩城”
這把清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在預展時就吸引了眾多藏家的目光,也被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拍賣當日此腰刀以450萬港元起拍,場內有多位買家投身競投大戰中,叫價也迅速突破了1000萬港元。此時,場內剩下兩位買家爭持不下,當叫價至1600萬港元時,又有一位電話競投者加入,幾個回合的相持,成交價躥升至4604萬港元,一內地私人藏家才最終將該腰刀如愿收入囊中。這4604萬港元的成交價不僅高出估價近4倍,也一舉打破了中國御制工藝品的拍賣記錄。
據介紹,該腰刀是清乾隆時期的御制品,長87.7厘米,用精鋼打造,白玉手柄,刀身刻以祥龍飛騰圖案,雕工細致,造型精美,并留有“乾隆年制”款。據了解,這種腰刀是乾隆皇帝為了表示對其祖先歷經百戰艱辛成立清王朝的崇敬而打造的。乾隆皇帝下旨分三批打造了90把此類腰刀,以天、地、人為序列號命名。據史料記載,此次付拍的這把腰刀原本排在地字號序列中,后來不知為何被乾隆皇帝改列到了天字號中,為這把腰刀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這種腰刀大多保存在故宮,流傳在市場上的,目前僅見這一把,而它的拍賣也尚屬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如愿競得腰刀的內地私人藏家緊接著又有驚人之舉,他再擲1468萬港元競得一件清乾隆御制緙絲黑地海水云龍紋儀仗用甲胄,并創下清朝緙絲新的拍賣記錄。
與腰刀同場付拍的一件拍前估價為700萬至900萬港元的清乾隆御制鑲珠黃緞十二章紋龍袍,以1468萬港元的高價由一位東亞私人藏家競得。另外一件拍前被廣泛看好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八吉祥青花纏枝花卉紋雙耳扁壺,也以1692萬港元的高價成交。
明宣德珍品表現不俗。
除乾隆珍寶專場外,本次春拍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也以1.59億港元的佳績圓滿落槌。拍前作為重點拍品推出的三件明宣德珍瓷也表現不俗。其中,一件明宣德釉里紅三魚紋高足杯以1524萬港元的本場最高價成功易主。據了解,這件高足杯紋飾美麗非凡,濃郁的紅釉色澤寫意描繪出三條狀似鯉魚的圖案,曾被許多知名收藏家購藏。類似的明宣德高足杯可見諸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及海外一些重要國際藝術機構。此次以700萬至900萬港元的身價付拍,在多位買家的爭奪中,以高于估價近兩倍的1524萬港元成交,可謂物有所值。
另外兩件明宣德珍瓷也拍出不錯的佳績。明宣德青花趕珠云龍紋碗以繪有五爪龍圖紋而被視為奇珍異罕,當它以300萬至400萬港元的估價現身拍臺時,引來多位藏家追逐,最終以964萬港元的成交價易主。而明宣德青花里外折枝花果紋棱口碗也拍得了549.6萬港元的佳績。
此外,清雍正時期的珍瓷也不同凡響。如一件清雍正粉彩牡丹玉蘭蜂蝶圖天球瓶拍得1132萬港元的高價,成為本場成交價第二高的拍品;清雍正粉青釉燈籠瓶和清雍正青花垂肩如意折花卉紋燈籠瓶也分別以762.4萬港元和549.6萬港元的高價成交。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