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印譜成今年春拍新寵
名家印譜成今年春拍新寵
名家印譜成今年春拍新寵
一年一度的春季藝術品拍賣即將開始,全國各地大小拍賣行也正處于最后征集拍品的緊張階段。記者獲悉,一直以來不受關注的印譜悄然成為今年春拍的又一新寵。
原印鈐蓋印譜最珍貴
所謂印譜,是將所制、所用、所藏的各種印拓匯集成冊,用于收藏、研究和欣賞。印譜成為今年拍場新寵,早在去年就已顯露苗頭。以88萬元拍出的明代汪關的《寶印齋印譜》,名列去年古籍成交價前十名。
在收藏的各類印譜中,尤以原印鈐蓋的印譜最為珍貴。其一,這種印譜真實保存了原印作的神采和風韻,原始反映作者的創作意圖,成為最珍貴的資料;其二,這種印譜中的印章多為當時名人所用,為以后鑒定名人作品真偽,起到鑒別作用;其三,這種印譜中多為詩句內容的“閑章”,頗值把玩、欣賞;最后,這種印譜本身就非常珍貴。它所用的連史紙,薄而均勻,產量極少,如今更是鮮見;其所用印泥,稱為“魯庵泥”,色彩鮮艷且不變色,能忠實反映印章內容。
據介紹,明清印譜目前非常珍貴,幾年前的市場估價就在萬元以上。歷來被藏家看重的印譜有明代顧從德的《集古印譜》、清代汪啟淑的《集古印存》、清代陳介祺的《十鐘山房印舉》等。
上世紀作品也搶手
明清印譜固然難覓,上世紀的印譜在市場上同樣難得。上世紀60年代,四位青年篆刻家吳子建、方正之、徐云叔和陳茗屋合刻了《四朋印譜》,其中一本去年也以8800元成交。據這套印譜的作者之一陳茗屋介紹,《四朋印譜》共8本,其中4本在各自作者手中,另4本,除一本已拍賣成交外,其他均流落在外,下落不明。“這套印譜是我們四人的手打印譜,可謂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年輕篆刻家的第一本原鈐本。”陳茗屋說,“書畫名家唐云為我們題名,老師錢君、來楚生為印譜寫序,這對我們而言尤為珍貴。”
這本印譜之所以被藏家看好,陳茗屋道出其中玄機所在:“現在的印譜多為木刻翻摹、摹刻和影印,制作者為防有人造假,刻意將印譜內容或縮小、或放大,與原印總是差那么一點。而我們將原汁原味的篆刻顯現于《四朋印譜》,其中很多都是唐云等名家所專用印章。”
印章在書畫鑒定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陳茗屋曾靠篆刻當了一回鑒定家。“當年,朋友花400萬元從一位日本老人處購買徐悲鴻的一幅馬,讓我與其一起去看看。”陳茗屋說,“老人自稱是徐悲鴻親贈,種種跡象也讓我們深信不疑。但當我看到徐悲鴻的印章‘東海王孫’時,就發現‘東’字有些偏差,并不對稱。我提出疑問,與老人達成協議,如果經鑒定不是真的就退款。后來,朋友將畫拿到北京鑒定出是假畫,挽回了400萬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