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博覽會“重金”收官 成交破2000萬美元
畫廊博覽會“重金”收官 成交破2000萬美元
畫廊博覽會“重金”收官 成交破2000萬美元
2006年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于4月16日落下帷幕,畫廊博覽會方面宣布,總成交額超過2000萬美元,創下博覽會最好成績,觀眾共達到四萬多人次,也超過了上一屆。
單幅最高價 沃霍爾油畫130萬美元
本次博覽會一大看點是薈萃了不少西方藝術大師的繪畫雕塑作品,其中包括畢加索、杜布菲、亨利•摩爾、安迪•沃霍爾等。但據博覽會方介紹,大師作品由于價格昂貴,多數沒有公開成交記錄。單幅作品最高成交價當屬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的油畫作品《證據》,據悉以130萬美元賣出,但帶來這件作品的美國KALO-JONART畫廊沒有透露買主情況。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師作品公開成交少,是因為價格昂貴,若當面成交繳稅太多,更多的藏家和畫廊選擇境外交易。
和前兩屆博覽會類似,受關注最多的仍是油畫作品,但今年攝影作品的數量和成交量有明顯提升,日本ZEITPOTO畫廊帶來的布列松作品,以及另有畫廊帶來的馬克呂布等人的作品皆被售出。
中國藝術家 陳逸飛、王度作品賣出高價
相比西方大師,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似乎更受歡迎。
博覽會里,中國藝術家中最受熱捧的是陳逸飛和王度。今年最受矚目的美國馬樂伯畫廊不僅參觀人數眾多,兩件陳逸飛的畫作也以總成交價6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而先鋒藝術家王度曝光率最多,法國畫廊帶來三件王度作品都售出,其中在主題展中展出的火箭模型式作品《飛彈》據悉以28萬歐元賣出,畫廊透露買家來自中國。
此外,國內的方力鈞、張曉剛、曾梵志等人的作品更是在第一天便已被收藏家預購。
已經在中國落地的韓國表畫廊賣了十幾幅作品,均是以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為主。
中西比拼 國內畫廊成交量更大
作為國際畫廊博覽會,今年參展的國外畫廊占參展畫廊總數的三分之二,國內畫廊占三分之一,但在總成交量上仍然是國內畫廊占優勢。
據博覽會方面透露,北京現在畫廊、空白空間、索卡藝術中心等經營中國油畫和當代藝術的畫廊都有多件作品成交,有的畫廊第一天掛出來的畫最終全部賣出。比如現在畫廊和程昕東國際藝術空間都是展覽期間從畫廊補充了不少作品來賣。有知情人透露,這些畫廊的很多畫作都是被參展的國外畫廊主人買去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