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性期刊
民國女性期刊
民國女性期刊
我國最早的女性期刊《勞動與婦女》創刊于1921年2月13日,由廣東共產主義小組主辦,總發行所是廣東群報社,分發行所是上海民國日報社。該刊為四開四版小報形式的周刊,總計出版了11期。經常為該報撰稿的有沈玄廬、陳獨秀、譚平山等人。該刊物對婦女解放、男女平等、男女同校等問題,勞動創造世紀的道理以及蘇維埃俄羅斯婦女生活和工作情況等進行了闡述和介紹。
一年以后的1922年12月15日,同樣在廣州,有個叫羅慕蘭的進步女青年,通過一些有抱負青年的慷慨相助,編輯出版了第一期《新婦女》雜志。該期刊對婦女權益、婦女解放、婦女職業、婦女婚姻等問題展開了精辟論述。可惜該刊僅出版了一期就被當局查封,繼而夭折,使它具有創刊、終刊雙重身份。
民國之初,上海也出現了一份女性刊物,名叫《婦女》,月刊。該刊發行時間較長,側重女性教育、衛生和日常生活瑣事,抗日戰爭爆發時停刊。
有趣的是1945年8月,在日本無條件投降、舉國歡慶之際,上海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組織出版了一份婦女期刊,刊名也叫《婦女》,月刊,社址在上海戈登路495號。在創刊號上,雷潔瓊、王國秀分別以婦女運動領袖的身份發表了重要文章。雷潔瓊的《婦女與新中國建設》一文,著重強調戰后的中國婦女應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國家的復興與建設努力工作。該刊一直出版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才停刊。
另外,上世紀30年代中期出版的《婦女雜志》(圖3)和《今代婦女》畫報等,也再現了那個時期各階層婦女的風貌。(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黃傳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