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專家:買下寶鼎送歸中國
法國專家:買下寶鼎送歸中國
法國專家:買下寶鼎送歸中國
“我知道,鼎在中國文化中是繁榮興盛的象征。這件鼎曾經佐證中國秦的統一和漢的興盛,如今我把它帶回來,希望它能夠見證中國的再次統一和崛起?!狈▏奈飳<腋呙浪拐f。
10日下午,在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舉行的捐贈儀式上,高美斯向陜西省文物局捐贈他從法國購買的青銅古鼎。至此,這座鑄造于戰國晚期、流落歐洲百年的中華瑰寶回歸故里。
古鼎刻有戰國、秦、西漢等銘文50多字
這件古鼎為圓形素面蓋鼎,通高17.5厘米,兩耳間寬24.5厘米,口徑17.7厘米,整體呈墨綠色,略有磨損。在鼎口沿處有“宜陽”、“咸”和“臨晉廚鼎”等刻銘,共戰國、秦、西漢等刻銘50多字。
經初步考證,這件古鼎鑄于戰國晚期的韓國,距今約2300年。秦始皇的軍隊在滅韓并統一中國后,把古鼎帶回咸陽。秦亡漢興后,古鼎由漢王室所有,藏于漢皇宮“臨晉宮”。
在古代中國,鼎的擁有數目是受到嚴格限制的,“九鼎”只有國王或皇帝才能擁有,“問鼎”則意味著要取代某國王或朝代,至今仍在廣泛使用的“一言九鼎”,則是用來形容說過的話不可改動。
一般講,鼎身銘文多少是古鼎價值主要評定因素之一。古董鑒定界有一個不成文慣例,古鼎每刻有一個鼎文,價格就要在原有基礎上加3000美元。這件古鼎刻有大約50個銘文,如此推算,這件鼎價值不菲。
此外,專家介紹說,鼎一般有上下兩部分,根據先前考古發現,考古界已知鼎上半部分稱為“蓋”,而下半部分名稱先前無從考證,古鼎銘文中則清楚地稱鼎下半部分為“下”,這很可能填補文物考古學領域的一個空白。
“為買這座鼎,我可以說是傾家蕩產”
見證2000多年變遷已經賦予這件鼎太多意義,“流落”歐洲百年重歸故土的經歷又為它增添許多傳奇色彩。
按照高美斯的說法,這件鼎能夠走上“回家”之路出于偶然,也是注定。
據高美斯和王輝等中外考古學家推斷,這件鼎可能在100多年前的清代時期出土于陜西咸陽附近,隨后在清末亂世之中被人帶入歐洲。此后,它在數個歐洲貴族中幾經轉手,最后由法國巴黎某家族購得,并收藏至今。
兩年前,有人拿著那古鼎的照片請高美斯做鑒定?!拔乙幌伦泳涂闯?,這座鼎應該是中國出土的無價之寶。”高美斯說。出于對文物的熱愛以及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感情,高美斯當時便萌生買下鼎送回中國的念頭。不久前,又一個偶然機會讓他在巴黎見到鼎的主人。經他極力勸說,那位巴黎人終于同意把鼎賣給高美斯,還回中國。
“為買這座鼎,我可以說是傾家蕩產。”高美斯對記者說。
“我希望能給其他人樹一個‘榜樣’!”
在歐洲,57歲的高美斯稱得上是亞洲文物研究領域資深專家。他1982年到中國,被中華文化所吸引,開始了他與中國文物之間20多年的難舍情緣。
高美斯在歐洲從事文物鑒定工作幾十年中,在各種拍賣會上見到很多中國珍貴文物,其中許多是以走私等非法渠道流入歐洲。感嘆中華燦爛文化的同時,他也為中國文物大量流失而惋惜。出于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中國文化的深厚感情,高美斯決定幫助中國追回流失文物。
為此,高美斯2004年建立“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APACE),專門致力于協助中國追回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協會現在的會員主要是歐洲對華友好人士,包括許多政要、貴族、藝術家和企業家。
“這件鼎是我送回中國的第一份禮物,”高美斯說,“我希望,我能給其他人樹一個‘榜樣’,敦促更多人幫助歸還本就屬于中國的文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