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批評、研討會全面商業化
展覽、批評、研討會全面商業化
展覽、批評、研討會全面商業化
整個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絕對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過程,商業化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目前國內的趨勢是商業因素的過分參與,如此任其發展下去甚至會有喧賓奪主的趨勢。
藝術的發展離不開藝術展覽,藝術是在被欣賞被批評的過程中日漸成熟的。現在國內的各式各樣藝術展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甚至有泛濫的趨勢,而這些名目繁雜的展覽中,真正有藝術性、文化性的卻不多。
辦展覽的門檻大大降低,付得起場租成了決定性條件。藝術展成了社交場所,藝術家通過一次展覽結交鞏固圈內外的關系,為下一次的展覽埋下伏筆。展覽中的領導、嘉賓,名人剪彩,花籃都成為了本末倒置的更吸引人的景觀。藝術的展示和欣賞反而退居次席。
與此同時,藝術批評也開始成為商品,行業內出現專家拿薪酬的現象,直接表現出來的就是不負責任的吹捧,批評失去了應有的嚴肅性和文化品位。所謂的藝術研討會也成了一種應酬,很少能夠真正研討出什么藝術問題。
經濟是雙刃劍,在現階段,它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藝術健康發展的攔路虎,的確也是當代藝術發展過程中繞不開的步驟。目前,藝術品商業化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市場發展不成熟的表現。市場必然會有成熟的一天,那時,藝術家的創作不用盲目地向市場妥協。但是,在市場成熟以前,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卻是不得不去正視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