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2月中國繪畫拍賣情況回顧
06年2月中國繪畫拍賣情況回顧
06年2月中國繪畫拍賣情況回顧
由于適逢中國農歷新春佳節,因此,每年的2月基本上都處于拍賣的清靜期,今年2月中國繪畫的情況依然如此,不過,在僅有的幾場中國繪畫拍賣會上,我們多少還是能夠一窺中國繪畫的市場走勢和投資趨勢的。
一、總體拍賣情況
2月全國各大拍賣公司推出的中國繪畫拍賣會或專場屈指可數,其中較有影響的只有2月16日—17日由浙江皓翰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2006春季拍賣會、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推出的2006小市英治先生收藏中國書畫專場拍賣會、2月26日中聯國際拍賣中心有限公司舉辦的“雙月拍”藝術品拍賣會以及上海盛弘拍賣有限公司的2006民間收藏書畫拍賣會。而且從總體成交情況來看,只能屬于表現平平,投資者似乎是在集聚力量等待3月拍賣高峰的到來。
二、大名頭作品獨領風騷
從上述四場拍賣會的情況來看,大名頭作品依然延續了其一貫的強勁勢頭,在浙江皓翰公司2006春季拍賣會上,上拍1500多件作品,吳昌碩、齊白石、陸儼少、張大千以及黃賓虹等大家的作品仍然受到了藏家的熱力追捧,其中,吳昌碩81歲所作《四季花卉》四條屏,被買家們接連30多次舉牌,價格被拉到720萬元成交。加上傭金,前后翻了八倍,創出當場拍賣的最高成交價格。
同時,從2月的拍賣情況來看,投資者的精品意識不斷深化,只重名頭不看質量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觀,如陳之佛的《碧桃白鴿》起拍價僅為28萬元,但由于該畫充分體現了陳之佛的藝術功底、為少見的陳作精品,因此受到了藏家的追捧,最終成交價達到了90萬元。而一些大名頭作品由于并非畫家的力作,受到冷落,王震的《無限韶光》、劉海粟的《紫藤飛燕》等均遭遇流拍,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的中國繪畫投資者已經逐漸成熟。
三、地方畫派有所升溫
地方畫派作品也屢有精彩表現,小幅升溫的態勢在2月的拍賣會上可見端倪,在浙江皓翰2006春季拍賣會上,包括吳山明、王冬齡、何加林、宋柏松等在內的一大批浙派實力書畫家的作品表現不凡,其成交價往往比起拍價高出三四倍。而在中聯“雙月拍”上,更是匯集了海派、京津畫派、金陵畫派、長安畫派的一批佳作,拍賣也頗為成功,顯示出地方畫派的藝術價值與魅力已經為越來越多的收藏和投資者所認可。
四、古代繪畫波瀾不驚
2月中國古代繪畫拍賣情況依然延續了1月平淡的走勢,浙江皓翰2006春季拍賣會古代書畫專場的250件拍品中有50余件流拍,不過,這些流拍的作品一般存在著三大問題:一、作者名頭小;二、品相不理想;三、真偽存疑。所以,這也正體現了投資者的理性和成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