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不應曲高和寡
雞血石不應曲高和寡
雞血石不應曲高和寡
昌化雞血石在國內外都擁有不少的收藏愛好者,而且由于產地昌化玉巖山歷經百年開采,目前雞血石的儲藏量已日漸枯竭,因此現在藝術品市場上真正的雞血石已經少見,價格也比前幾年上漲了十幾倍。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近兩年,雖然在拍賣市場上雞血石已經身價不菲,但是成交數量和價格卻不理想,即使有精品出現,卻鮮有人應價。有業內人士認為,雞血石的成交趨淡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雞血石如果空有高高在上的身價,卻沒有良好的市場成交氛圍,的確不是一件好事情。雞血石等印材相對于瓷器和書畫收藏大項而言,沒有那種雅俗共賞的人氣,而且也不被那些急功近利的投資者所青睞。而對于真正的藏家來講,雞血石拍賣市場的低潮期也許正是新行情開始的醞釀期。
在中國藝術品中,印材一直是受到文人雅士喜愛的主題之一,而在印材中產于浙江昌化的雞血石尤為獨特。因為雞血石不像其他印材講究繁復的雕工,反而特別重視血色和質地自然肌理紋路的配合,從而產生趣味。
欣賞與收藏雞血石,首先要看血色,應以鮮、活、凝、厚為上品;其次要看地子,質地透明俗稱“起凍”,是妙品。雞血石最罕見的珍品有,滿地全紅的“大紅袍”、淡灰如藕粉的“藕粉凍”、烏黑光亮的“牛角凍”、膩結似羊脂凍的“白玉凍”、紅白黑三色混合的“劉關張”等。
上世紀70年代初,日本首相來我國訪問,昌化雞血石對章就作為國禮。于是,雞血石在日本名聲大噪,掀起了一股收藏雞血石熱潮。大批日本游客來華時,必將雞血石作為首選禮品帶回國內。在我國,國人對雞血石的收藏投資熱情也逐年上升。早期曾有一批藏家以較低的價格買進一些雞血石,如今它們的市場價格都不止翻了多少番。
上世紀90年代,雞血石進入拍賣市場,但是在市場上露面的數量并不多,所以并沒有在拍賣市場上造成多大的聲勢,不過倒也是偶爾冒出一些高價拍品來,但成交量卻顯疲軟。
在去年北京華辰拍賣會上,曾有幾件雞血石上拍,但是均沒有成交。雞血石首推上品的要數“全紅雞血”,北京華辰上拍的一件昌化雞血石圓章料質地細膩微松,色月白如素玉,微凍,通體密布血斑點,白底紅心,十分鮮艷奪目。由于血斑綿密,僅微露白底,譽稱全紅雞血,通體血斑,對空而視可見反光閃閃,極為美麗。此章料即為極罕見的“全紅雞血”石,估價60萬至80萬元,但沒有成交。
一件“劉關張”昌化雞血石,紅、白、黑三色分界清晰,沒有雜色,極為罕見,屬萬中選一的極品,其估價10萬至13萬元,但沒有成交。
另一件昌化雞血石方章料,此印石底白玉與肉糕地相生,偶含灰黑肌理,間又隱小晶塊,質堅細帶微脆。雞血紅斑呈極細微點狀,聚散不一,千姿百態,極為嬌艷嫵媚,且石之六面,血色皆濃密,為“六面紅雞血”,也是不錯的精品。其估價在8萬至9萬元,但也沒有成交。
有市場人士認為,雞血石的拍品當中絕對不缺少可入藏的精品,但是很多藏家就是不買賬。雞血石在拍賣市場上,仿佛成了過氣的“明星”。不過,隨著收藏的多樣化及藏家鑒賞水平的提高,雞血石的市場應該會重新洗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