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惟一標準是反映中國環境
收藏 惟一標準是反映中國環境
收藏 惟一標準是反映中國環境
新京報:你收藏了近2000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使你成為世界上最權威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之一。當初是什么促使你想到去收藏中國藝術品?
??耍何覐?0歲就開始收藏藝術品,這與我的家庭環境很有關系。當時在家中隨處可見浪漫主義、寫實風格的藝術作品,但我當時卻不把這些作品當回事。
最初,我所收藏的都是瑞士抽象畫派的,很有邏輯性。而我混亂的生活也在這種邏輯性強的抽象藝術中得到了平衡,收藏當代藝術甚至也影響了我的思維方式。
新京報:但你對抽象藝術的偏愛并未影響到你對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的多元化。
希克:畢竟從事收藏已有很多年了,對藝術的興趣就與初出茅廬時有所不同。
我很早就曾來中國經商,當時由于改革開放不久,不方便自己去找藝術家,便只有通過第三者———圖片、資料來了解當代藝術作品。不過,當時還是以西方人的眼睛來看當時略顯幼稚的中國先鋒藝術。
后來,面對日益涌現出來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群體,我突然意識到中國的當代藝術品還沒有人收藏,于是便著手這一工作。當時我給自己定了惟一的標準,就是要收藏能反映中國特殊環境下的重要作品。因而也時常會出現有的藝術作品自己并不喜歡,但只要它可能符合我定下的惟一標準還是收藏了。
新京報:那你在收藏過程中最重視的是什么?
??耍航涣?。在我的收藏經歷中,認識藝術家并與其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作品的意義要通過與藝術家親自交流才能了解。在中國的十多年里,我走遍各地,拜訪過1000多個藝術家。
我覺得這是我收藏過程中的一個法寶,也是我與其他藝術收藏家相比的優勢所在。當然,錢和實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新京報:是不是交流過程也使得你所收藏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由你自己親自挑選的?
??耍阂部梢赃@么說吧。
與藝術家交談、去他們家里做客,看他們的生活狀態,這些都非常重要。因此,雖然現在各個國家對中國藝術感興趣的收藏家有不少,但我很有信心成為優秀的收藏家,因為我拜訪過1000多個藝術家。
新京報:在你說收藏的近2000件藝術品中,并非全是大家所作。有一些藝術家通過你的收藏搭建了通往國際的舞臺,為此,有很多人把你稱作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動者之一,你怎么看呢?
希克:我當時就是為一個目標去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我覺得不管藝術家是誰,只要他的作品能代表中國當代藝術就值得收藏。對于外界評價我對當代藝術有推動作用,我只能說聲“謝謝”。
新京報:那你在收藏過程中有沒有犯過錯誤,得到過教訓?
希克:我只能說收藏是容易上癮的事。我經常聽從自己的個人偏好,于是就忘記對一件作品作客觀性的評價。這種主觀看法在收藏中是大忌,但我還是犯過幾次這樣的錯誤。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