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晉齋隔扇發現乾隆年間墨跡
錫晉齋隔扇發現乾隆年間墨跡
錫晉齋隔扇發現乾隆年間墨跡
清代大學士和珅獲罪賜死的第十三條罪證是因在其私宅——現恭親王府內的錫晉齋建越制隔扇。近日,恭王府管理處在清理這些珍貴文物時,意外發現200余扇隔扇頂部、側部均有墨跡。經專家鑒定,頂部墨跡為清乾隆年間和珅修建宅第時留下的編號。“這為今后復原隔扇提供了證據。”恭王府文物管理部主任魯寧說。
據史料記載,錫晉齋曾在1851年進行系統大修,之后百年,內部格局已發生重大改變,現在已難辨當年盛景。“墨跡可以讓我們再現和珅時期錫晉齋模樣。”魯寧興奮地說。在隔扇上端除了標注出安裝層次、方向,甚至連安裝順序都清楚記錄。另外,隔扇側部也發現墨跡,經鑒定為1851年修繕時留下的。
目前,所有隔扇都被海綿、泡沫塑料、硬紙板層層包裹,安放在庫房中。“8個月內,將徹底修復這些文物。”魯寧介紹,這些隔扇采用金絲楠木和紫檀制成,修繕時將全部采用原材料、老工藝,保證“原汁原味”。除了除塵、修復,此次還將把曾經留下的不符合原貌的地方去掉,例如曾經使用三合板代替紫檀木等做法都將被“糾正”。
昔日錫晉齋為二層結構,這次修繕將全面恢復恭親王時期狀況,所以還需復制近300扇隔扇。另外,在錫晉齋內相繼發現舊時宮燈掛鉤、匾額掛環等。這些都為今后復原內部陳設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預計本月內錫晉齋整體修繕方案將完成。
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是和珅私宅。之后曾3次換主,留下了多元文化遺跡,故有“一個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稱。此次修繕工程投入達2.7億元,預計明年9月竣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