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佳士得熱拍 凸顯鼻煙壺投資價值
紐約佳士得熱拍 凸顯鼻煙壺投資價值
紐約佳士得熱拍 凸顯鼻煙壺投資價值
上周三(3月29日),在紐約佳士得的拍賣會上推出了J&J"小有洞天"鼻煙壺珍藏(第三部分)的專場拍賣,結果88件拍品成交84件,成交率高達95.45%,總成交317.984萬美元。正如佳士得的中國藝術品部專家Michael Bass所指出的,J&J的收藏吸引了國際藏家的高度關注,拍賣結果顯示出國際私人藏家對體現中國工藝典范的鼻煙壺的追捧。
J&J是著名藏家李公偉(JamesLi)及其已故夫人菊露(Julie)的英文字母簡稱,他們的鼻煙壺珍藏始于李公偉的父親,其后他們夫婦專注于鼻煙壺,共珍藏了六百多件,曾分別由佳士得在2004年香港、2005年紐約推出的兩個專場拍賣。第一場成交額逾298萬美元,第二場成交總額逾393萬美元。
在此次第三場中,最出人意料的是,清18/19世紀蘇州黑玉帶白皮漁樵耕讀鼻煙壺,估價為8到12萬美元,結果以37.44萬美元拔得頭籌。此外,還有3件成交價超過30萬美元------乾隆早期景德鎮御廠所制的瓷胎畫琺瑯萬代長春鼻煙壺,估價為12到18萬美元,成交價為35.2萬美元;清乾隆御制的銅胎畫琺瑯錦雞玉堂富貴鼻煙壺,估價為20到25萬美元,成交價為35.2萬美元;乾隆朝清宮造辦處所制的料胎畫琺瑯福壽萬代葫蘆形鼻煙壺,估價為30到35萬美元,成交價為32.9萬美元。據佳士得透露,這幾件珍品的買家都是美國私人藏家。
這些精品大多是清代皇宮尤其是乾隆朝的御制品,從歷史來看,正是鼻煙壺發展的源頭。據中國故宮博物院的專家考證,鼻煙壺雖然是由外國傳教士帶來中國的"泊來品",但鼻煙壺卻是正宗的國粹。在清代,乾隆朝的御制鼻煙壺顯示出登峰造極的工藝水平,更由于其為獨一無二的珍品而身價倍增。資料顯示,鼻煙壺的世界拍賣紀錄也是由李公偉所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西洋人物圖鼻煙壺所創下的,成交價為550萬元。在清代,鼻煙壺由皇室逐漸傳入民間,大多屬達官貴人的用品,生產的主流也是所謂的"京作"。
鼻煙壺形制小巧,材質各異,故宮專家夏更起將其分為金屬胎琺瑯、玻璃、玻璃胎畫琺瑯、玉石、瓷、牙角竹木、漆、內畫鼻煙壺等八類。鼻煙壺的收藏價值早在19世紀末就被歐美藏家所認識。到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和東南亞市場上也成為拍場熱門。而內地市場的啟動則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1996年北京翰海拍賣公司舉行了鼻煙壺的第一次專場拍賣,1998年國際鼻煙壺大會在北京舉行,去年秋季,國際鼻煙壺大會再次在北京舉行,幾大拍賣行為此特地進行了鼻煙壺的專場拍賣。如今,拍賣已經成為鼻煙壺最主要的流通手段。據不完全統計,迄今有6273件鼻煙壺曾出現在內地的各大拍賣會中,已成交2571件,總成交額達1.8258億元。據業內專家觀察,在拍賣場上,金屬胎畫琺瑯、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都具有極高的價位,官窯的瓷胎鼻煙壺、名家的肖像內畫鼻煙壺是市場熱門,成交率甚至達100%。
但值得注意的是,內地的鼻煙壺市場并不成熟,僅從最近的拍賣數據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共拍賣了140件鼻煙壺,成交價大多集中在1000元以內,最高也只有41.8萬元。由此看來,投資鼻煙壺還是大有可為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