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收藏之路該如何走
民間收藏之路該如何走
民間收藏之路該如何走
民間收藏隊伍現狀
西安的古玩市場主要有陜西西安古玩城、小東門民間收藏品市場、八仙宮古玩市場、西安無極古玩城。從目前的古玩收藏情況看,民間收藏者隊伍主要有企業商賈收藏家、職業收藏人和業余文物收藏愛好者構成。企業商賈收藏家,多數是由一些成功的經商人士構成,他們大多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收藏的古玩分類較細價值高,藏品呈現出相對的檔次高質量好等特點,其中很多人都有數十年的收藏經驗,不但了解古玩行情,而且經過多年的摸索和收藏實踐,不少人已有較好的文物收藏素質,有的已成為文物收藏的內行。其次是職業收藏人。靠此行吃飯,擁有一些上檔次的古玩藏品,在他們中間部分人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內行收藏家。在古玩收藏大軍中并不占有多數,但是他們基本上以此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濟實力。多數是通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賺取差價取得經濟回報,靠商養收藏。再次是業余古玩收藏愛好者。人數眾多在收藏者隊伍中占有70%到80%以上的比例。他們大多數是受收藏熱影響加入的,社會各階層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通常是從古玩市場或文物商店購買一些檔次不高的文物藝術品,供自己收藏、玩賞,多數人收藏沒有重點,沒有特色,藏品也一般不成系列,但他們的收藏門類多、品種雜。也有一部分經濟條件較好、文化層次較高的收藏愛好者手中有一批價值及檔次高的古玩藏品。
個人該去如何搞好收藏
個人收藏應該如何搞好,如何提高自己的收藏品位?現如今已經成了困惑收藏愛好者的首要問題。愛好決定收藏方向,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有興趣,有愛好。有人喜歡古瓷,有人喜歡玉器,也有人喜歡古玩殘品,收藏應該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藏品。比如說有些人比較喜歡研究青銅器,對古代的鑄造工業比較感興趣,同時又比較喜歡一個特定時期的外觀造型,因為喜歡,出去轉的時候就比較留心這個方面的古玩,同時比較喜歡看這些方面的書籍,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收藏的檔次和對收藏的專業性。什么樣東西出什么樣的價,應在自己的經濟能力范圍內去收藏古玩,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收藏本身就是一種休閑娛樂,要在自身經濟寬余的條件下才去搞的,絕不要僥幸心理花大錢收購,這樣一旦虧空,必然影響到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在平常的收藏中有很多人看一件愛一件,往往因為收藏心切,忽略了這件東西的實際價值、升值空間及資金轉回等問題。在經濟實力不是很強,選擇藏品時就要多選擇一些價位低的,如近代古玩意,小型古字畫、玉器等等。如果資金量大,周轉能力強,那就應該集中購藏精品如名家字畫、古字畫、高價位古陶瓷等。但是,遇到超出自己力所能及范圍的藏品千萬不要心動,不要盲目收藏,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民間收藏中的誤區
現今,隨著市民經濟條件的提高,收藏古玩已經不再是商賈富豪們的專利,不少普通的市民也正在逐漸地加入收藏行列,收藏的人多所攜帶的目的也就復雜了,增長學識、修身養性、玩古掙錢,目的不同心態不一,急功近利讓不少古玩收藏者跌的是“鼻青臉腫”,那么民間收藏應該如何避免進入哪些收藏誤區?
“照圖找寶”是一些民間收藏者最容易犯的大錯,作為一個民間收藏愛好者,由于剛剛上道或者是由于對一些古玩了解的不是很深,但是又比較喜歡,特別是一看到哪個雜志上或者是民間傳聞一個什么樣的錢幣價多少錢,就趕緊按照提供的圖片去古玩市場里尋找去了。也有一民間收藏愛好者為了加深對古玩的了解,并為了使收藏更專業化,還專門買了好些相關書籍,仔細對照慢慢學習研究,并對自己收藏的東西與書上的圖片對照,看見有便認為是真貨,沒有便認為是假貨,殊不知,有些不是正規單位出版的古玩書籍,由于沒有專業人士的把關和相關專家的指點,往往帶有很大的片面性。還有一些作者為了發上一把收藏財,甚至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搞不清楚就出書了。同時,加上一些古人實際操作中的變化,照圖找寶應該是收藏中的大忌。
撿漏心理不可取,幾十年前收藏界流傳著一個經典的撿漏故事,一個收藏愛好者周末閑來無事,去逛古玩市場,閑逛一圈在一地攤上發現了一件價值百萬元的古玩,竟然被當成普通古玩棄置在古玩地攤的一角,于是經過一番簡短的討價還價,就這樣只用一點錢,就將一件價值較高的古玩“撿”了回來。現在民間收藏界依然有一些人相信撿漏之說,并且堅信好東西肯定有,一有時間就往古玩市場里跑,并能時不時地淘回一件所謂的御用古玩,自己也就不想一想,皇宮里能有多少東西流傳到民間,更何況如果是珍品的話,攤主怎可能把手上價值這么高的東西廉價出售。收藏界的一位專業人士曾說,撿漏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在收藏日益火爆的今天,隨著懂行的人越來越多,在古玩市場地攤上撿漏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少。
自以為是最害人,見過幾件真品搞過兩年收藏就認為自己也是專家了,古玩市場一逛就能發現好東西,還能看到別人發現不了的一些珍品。在一次免費鑒寶會上,記者見到一位民間收藏愛好者,要專家幫忙鑒定一件他拿不準的古瓷,在專家對古瓷鑒定的時候,他則在一邊介紹,這是一個農民家傳幾代人的一件傳家寶,因為生活需要轉讓,剛好讓他碰見就出錢把它買回來了。經過專家仔細鑒定辨別后,發現這根本不是一件什么古瓷,而是一件現代做的“高仿”瓷器,根本值不了多少錢。業內人士針對這種現象說道,在收藏的任何一個領域都要求收藏者有相對廣博的領域知識和長時間的操作積累,絕對不能剛知道一點就自以為是,過于相信自己的眼力,在收藏的實際操作中是不可取的。
原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副研究員現西大兼職教授王長啟說道,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上升,民間收藏在未來依然是個熱點,并且還要繼續升溫。現在的民間收藏人士多是不專業人士組成,多數抱著像真東西就收藏心態,結果往往上當受騙,而未來就不一樣,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在收藏中的磨練,會變得更為專業化和知識化。受專業和知識的影響,在收藏的過程中也會演變得更加細膩化,并且會出現部分更專業的“今玩”收藏人士。同時,由于受宣傳方面的影響和刺激,搞收藏的人依然會繼續增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