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油畫笑傲江湖
2005年中國油畫笑傲江湖
2005年中國油畫笑傲江湖
2005年對中國油畫而言,肯定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年份。在這一年,中國油畫市場真正構建和鞏固了屬于自己的營盤,不再因她是西方舶來藝術品種而羞答答地和中國其他土生土長的藝術門類摻和在一起,而是作為已經成熟和發展起來的本體藝術,顯示出更加強勁的擴展勢頭。
據統計,從中國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到香港、紐約,各大拍賣行都在這一年陸續推出了與中國油畫有關的專場拍賣,急速推高了中國油畫藝術市場的整體價格。單從2005年度的秋季拍賣情況來看,已足具典型意義:蘇富比香港公司此季的“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專場共拍出油畫作品105 件,成交金額為7415.888萬港元,成交比率達96%;北京華辰2005秋拍中涉及“中國油畫”的專場拍賣由“中國油畫及雕塑”和“1938~1991:歷史的主題”兩場組成,共拍出作品225件,成交總額為5884.56萬元,成交率為80%;中國嘉德2005秋季拍賣會共有15個專場,“中國油畫及雕塑”拍賣專場共拍出作品219 件,成交金額達13001.01萬元,占總成交額的1/5,成交率達92%;香港佳士得“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拍賣共成交作品137件,成交金額為18355.554萬港元,名列2005年秋季各大拍賣行油畫專場成交額總排名的第一位,成交率達94%。除此之外,北京保利、北京誠軒、北京中誠信、上海國拍、東方國際、廣州嘉德等拍賣行在此季也推出了涉及中國油畫的專場拍賣會,成交額和成交率也十分可觀。
以上數據表明,不論是拍賣的場次、拍品的數量,還是成交總額,中國油畫專場拍賣不僅持續了春季拍賣的旺盛走勢,更在年度藝術品市場中表現出“笑傲江湖”式的英雄氣概。
知名油畫家作品增值200%以上
當代中國油畫收藏家唐大堤曾表示,藝術品市場的周期一般是28年,而他僅用5年時間就完成了這一收藏獲利的周期。尤其是在2003年到2005年的短短3年間,中國的油畫市場更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一片本已紅火的藝術品市場上,沖撞出最為絢麗的新天地,出現了令人驚嘆的“井噴”現象。據統計,在最近的這三年里,大部分的中國知名油畫家的作品其市場增值達到200%以上,其中林風眠、羅中立、吳冠中、王沂東和劉小冬等人的作品的增幅更是達到驚人的400%至500%。不少收藏家從2005年春拍市場上競得的作品,拿到當年秋拍的市場上去賣,時間僅隔半年,價格可翻一倍,甚至更高。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