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陳逸飛等了三年?
是誰讓陳逸飛等了三年?
是誰讓陳逸飛等了三年?
對于國內的大多數人來說,和陳逸飛這三個字相比,Marlborough瑪勃洛是很陌生的名字。然而,在西方的整個藝術界,不論你是藝術家,拍賣行,藝術品制作公司,還是評論家,收藏家,包括媒體在內的粼粼總總,Marlborough瑪勃洛絕對是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名字。當年,已經開始在西方藝術界嶄露頭角的陳逸飛對弟弟說:“我的畫要是能進聞名于世的Marlborough畫廊就好了……”為此,他等待了3年。而當時,有人為了求得他的一張畫,也等了3年。
1995年,陳逸飛和瑪勃洛簽約,成為第一位與之簽約的亞洲畫家。同年,在英國倫敦,瑪勃洛為其舉辦了個人畫展,并使其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1996年至1997年瑪勃洛畫廊分別在上海博物館和北京中國美術館為其舉辦了“陳逸飛回顧展”,也是在后一年,陳逸飛的《罌粟花》拍得387萬港元,成為當時華人畫家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1999年12月瑪勃洛為他在紐約舉辦“跨世紀”個人畫展。
雖然與瑪勃洛畫廊的協議內容并不公開,收入情況和個人資產數額很難得知。但在與畫廊簽約的12年里,他一共售出500多幅畫。僅拍賣成交作品的價值就已接近3000萬元人民幣。
這些是一個畫廊能夠提供給藝術家的看得見的實效。
瑪勃洛畫廊的網站中,在ARTISTS一欄羅列的57名藝術家當中,陳逸飛是最后一位。在他的名字之前,有Frank Auerbach、Christopher Bramham、Magdalena Abakanowicz……畫廊羅列藝術家名字的次序并不能代表藝術家本身的藝術價值,但另一方面,當一個畫廊可以擁有這樣57份的時候,即使是一個不懂得的藝術的人,也會明白Marlborough這一行阿拉伯數字的意義。
有關自己,瑪勃洛畫廊在網站上這樣寫著:建于1946年的瑪勃洛畫廊是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的現代藝術畫廊之一,每年舉辦6-8次展覽。畫廊會邀請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家參加,設計的交易領域包括國際前沿藝術家的繪畫和雕塑作品。瑪勃洛畫廊自從建立以來的50多年中,一直致力于促進當代藝術家的原創作品。瑪勃洛畫廊已將它的許多著名作品出售給全世界的各大博物館和許多的知名團體以及私人收藏者。畫廊的總裁及員工對于國際藝術市場有著深刻的了解和廣博的經驗,他們為機構和個人選擇收藏的作品提供恰當的建議。
在此之前,瑪勃洛一直是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西班牙馬德里藝術博覽會、法國巴黎藝術博覽會、美國芝加哥國際藝術博覽會這四大頂級藝術博覽會的座上賓。今年,它要到北京,帶著它57個名字中的某一部分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在4月12日—16日來到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參加在這里舉辦的2006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
2006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是由文化部批準,北京中藝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最高級別的藝術博覽會,今年是第三屆。從第一屆開始,便明確定位在完全由經紀人參與的國際畫廊博覽會上。這一點,在新興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對于推動經紀人代理機制的發展、促進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有著重要意義。據2006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的承辦方北京中藝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王一涵的介紹,目前,經過前兩屆的發展,該會已經成長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博覽會,而此次的瑪勃洛參展,是一個歐美范圍的前瞻性信號,“說明我們中國舉辦的這類國際型的畫廊博覽會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