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投資前景看好
版畫投資前景看好
版畫投資前景看好
與人們所熟知的國畫、油畫等畫種相比,版畫投資市場一直是藝術品市場的一個空白點。然而,在2003年11月舉辦的“中國嘉德2003廣州冬季拍賣會”上,“1940-2003中國版畫典集”專場以134.2萬元的成交額和近六成的成交率向人們展示了這一畫種的獨特魅力和不可限量的投資潛力。 初露崢嶸 盡管這次版畫專場在冬季拍賣會的4個專場中成交總額是最低的,然而,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首次大型的版畫拍賣專場,中國版畫與市場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交上了成績不俗的答卷:一是成交率接近六成,二是單幅作品連創新高。 從成交的情況看,古元、彥涵、李樺、力群、趙延年、王琦、沈柔堅等老一輩版畫家的作品,因其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和內涵受到買家的一致追捧,趙延年的木刻連環畫《阿Q正傳》以8.14萬元的成交價列本專場榜首,古元的《初春》、《燒毀舊地契》分別以5.28萬元和5.06萬元成交。李煥民的《藏族女孩》和《初踏黃金路》(以4.84萬元和4.64萬元成交)、程勉的《血寰》(以3.08萬元成交)、阿鴿的《決不停鉆》(以3.52萬元成交)以及晁楣等一批新中國版畫藝術家的作品,均以較高價位成交。 中年版畫家袁慶祿的版畫一直深受藏家喜愛,成交率高達100%,價位升幅之快,格外引人注目。此次入選的3幅作品不僅全部成交,《初升的太陽》更以5.17萬元的成交價創袁慶祿版畫的最高市場價位。陳琦、張敏杰、蘇新平、羅漢、賀昆等一批青年版畫家的作品在此次拍賣會上也表現出不凡的實力與業績,他們的作品同樣成為買家爭相競購的對象,表現出良好的市場前景。 厚積薄發 版畫從1996年開始走向市場,但一直處于藝術品市場的邊緣地帶,大拍少,規模小,不為人們所熟悉和重視。究其原因,一是大眾對版畫的了解不如油畫和國畫,二是長期以來,對版畫的宣傳不夠重視,使得其創作群體長期處在默默無聞、無人喝彩的狀態下。版畫可復制的特點也使得人們往往對它產生“印刷品”而非藝術品的錯誤觀念。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版畫的投資和收藏力度。 事實上,中國版畫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成就斐然。中國是版畫的發源地,它也是少數能以深刻的社會性和藝術感召力記錄中國近現代歷史變遷的畫種。在藝術品走向市場的今天,版畫所具有的獨特收藏價值,令其在拍賣市場的行情日漸看漲。據了解,這次拍賣會上,中國版畫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檔次亮相拍場,匯集了木版、石版、銅版等多個版種的66位優秀版畫家,自1940年至2003年創作的229件(組)優秀版畫作品。這些作品集中代表了中國版畫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步入成熟與發展階段并延續至今的主要藝術成就,再現了中國新興版畫成長的歷史進程。 廣州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小菡認為,這次版畫專場拍賣是把作為藝術品的版畫與市場接軌、建立規范化的市場平臺與銷售渠道的一種嘗試。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版畫走出了與市場對接失衡的陰霾,為版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前景無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大眾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也逐漸走向個性化和多元化。版畫具備高雅的審美品位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形式美和裝飾性又能和諧地與現代生活和居家藝術搭配,同時,與國畫、油畫等畫種相比,它的價位要低廉得多。這些都是版畫投資市場前景看好的原因。 李小菡認為,版畫是文化與品位的象征,它所兼具的高雅的文化品位和適宜的市場價位,使得版畫與其他畫種相比更具人文親和力和市場潛力。與1994年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創造的605萬元的內地油畫拍賣紀錄相比,目前國內版畫最高拍賣記錄還不到10萬元——它從另一個角度顯示了其升值潛力和投資空間。畢竟,藝術品的升值前景是任何人都無法預知和斷言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版畫市場將會逐步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并進一步促進版畫創作的繁榮,版畫與油畫兩者將并駕齊驅,相得益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